“虏亦饥困,远走柳城。”
“虏识瓚声,惮其勇,莫敢抗犯。”
“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瓚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这就对了嘛。
再联系上一条记载,我们不难清理出这样一条脉络:
张纯张举勾结乌桓叛乱,公孙瓒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重创了敌人,然后,刘虞到任,采取恩信招降,乌桓人顺水推舟,反手把张纯张举给卖了。
乌桓人得了实惠,刘虞得了面子,皆大欢喜,除了损失惨重,还被摘了桃子的幽州边军和公孙瓒。
之后二人的恩怨,看第三条:
虞所赉赏典当胡夷,瓚数抄夺之。积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互相非毁,朝廷依违而已。——《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幽州是个穷州,公孙瓒的部队穷得要“放任部曲,侵扰百姓”,而刘虞“为政仁爱,念利民物”,看上去公孙瓒就是个残暴军阀,而刘虞就是圣人了。
公孙瓒性情暴躁不假,但是,那个局面,给谁谁都要闹了:我保家卫国的军队没饭吃,你作为顶头上司,居然还有钱财给胡人,一次两次就算了,还三番五次的给,你刘虞是汉人的官员还是胡人的运输大队长?
至于那些被胡人劫掠走的百姓,财富,刘使君自然是看不见的,他只需要一个光鲜亮丽的招牌,用来享受同类人的推崇,朝廷的赏赐。
刘虞这种官员,乌桓人当然喜欢,为他歌功颂德;公孙瓒这种官员,乌桓人肯定是又恨又怕,只盼着他早死。
接下来,我们说说阎柔这个人:
广阳阎柔,少没乌九、鲜卑中,为其种所归信。柔乃因鲜卑众,杀乌丸校尉邢举代之,绍因宠慰以安北边。
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柔招诱乌丸、鲜卑,得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大破之,斩丹。——《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一个被胡人奴役的汉人,借助鲜卑人的势力,杀害了汉朝边境高级军官,并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