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军团,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士兵,只需要会驾驶操作的技术人员和指挥将官就足够了。
在操场选出队长,高大海上尉继续今天的课程,教导新员们学习使用镭射枪。
在第十九天,一名总是排在倒数三名的新员劳累过度,死在训练的过程中。他的尸体摆在了停尸房冷库,成为了下一批新员们壮胆的工具。
第一个月结束,第二个月,高教官加大了体能训练强度,开始教导新员们驾驶特种作战车辆、机甲、单兵战斗飞船等武器系统。
学习这些武器系统不是一蹴而就,新员们首先得拆分这些武器,具体了解其中构造才能如臂指使地使用它们。
自从能量模块问世后,单兵机甲作战体系就进入了军队,还单独成立了一个机甲军种。
作为地球护卫队,自然是要花大量时间学习操作机甲的,而且这种武器设备本身就有吸引力。
不过兴趣归兴趣,真正操作机甲的时候对操作者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身体被束缚在小小的金属空间内,忍受普通人难以承受的闷热。
赵森倒是不在乎这些,他自小生活在城外恶劣的环境中,监牢都坐过三年,还赌命服用过超神药剂,这点痛苦算个屁。
自从他当队长后,陆续又有两名新员退出,现在苏京城的新员还剩下二十三人。三月集训期满后,综合成绩末尾的三人也将被淘汰出护卫军。
机甲作战模拟室内,赵森操作机甲大杀四方,镭射炮一炮轰掉队员徐小山的机甲脑袋指挥舱。
“队长,你就是天生的机甲兵,服了,我真服了。三个联手都干不掉你。”徐小山爬出虚拟舱,扯掉贴在脑袋上的芯片。
另外俩个虚拟舱里,王耀和李清瑶垂头丧气地爬出来,实战打不过队长就罢了,连机甲操作都被甩开一大截,他们再无挑战心思。
王耀,元素超能者,雷电系。李清瑶,水系超能者。俩人也就是当日跟赵森竞选队长的二人,这段时间被治得服服帖帖。
“队长,集训后,咱们还会在同一个队伍里吗?”
赵森是高教官的助手,知道一些普通队员不知道的信息,道:“看情况,通常来说,集训后的新员都会重新编队,分到一起的概率很小。
而且,元素超能者和气血战士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搭配组队,不会集中在一起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小队的战斗能力。”
精兵战略下,作战方式自然不是大军团出击,而是分为组、队、班、排、连、营、团、军等规模。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都是以三到十人的兵力执行任务。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会把这些单兵作战素养极高的战士集中在一起战斗。
就比如入侵维度世界行星,面对比地球大数百倍却人口稀少的星球,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以组、队、班为单位的小股作战方式却非常有效。
其实,一旦涉及到数十万人规模的大兵团战争,往往是机械取代士兵操作武器设备。毕竟机械设备损失了再造就是,战士损失可是要花时间培养的。
这就是科技文明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科技领先,维度世界行星的土著们即便拥有不可思议的超能力,在最初跟地球人类的战争中也节节败退。
超能力者再牛逼,面对数万米高空中的镭射大炮轰击也是无可奈何。况且,地球人类及时进行了新人类计划,改良人种,也培养出了数量可观的超能力和气血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