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漓应了。
*
深山密林之间,一条歪斜的石子路被隐在密集的枝叶之下。
这条路是佛寺后山的一条小径,是寺中僧人每日早晚打柴必经之路。
两个青衣的和尚每人后背背着一捆柴,一边走一边发表自己对今日早课主持所讲经文的见解,偶有解不开的地方还要争执两句。
忽然,一个僧人道:“那是什么?”
不远处,玉龙河分流出的一条小溪,因为此地地势渐高而水势极小,水流倒是清澈,寺中的僧人原来还在此处取水吃用,但是因为毕竟离得远,时日渐久之后便不过来了。
此时,溪流之中趴躺着一个人,面朝下,衣衫破败,看身形是个男子,却不知是死是活。
一个僧人上前道:“施主?”
唤了好几声,那男子却没声响。
僧人不禁屏住呼吸,“莫不是死了吗?”
“阿弥陀佛,胡说什么?”边上的僧人年纪稍大,上前将人翻了过来一瞧,却个白净的少年,脸上多处擦伤,因为长期泡在水中皮肤有些发白发灰。
僧人因住在山中,多少懂些草药医术,把了把脉,道,“有气,先抬回去。”
这寺中鲜少有生人前来,住持也素来不收外人进寺,但这少年意外流落此处亦是有缘,出家人慈悲为怀,便将这少年留下养病。
少年手脚上的都是皮外伤,伤势几日便好了,住持便着人送他下山,可这少年流着泪不愿走,跪地祈求。
原来这少年本就是孤儿,后来因为无法生计,便去帝皇山的通天塔附近做了修建皇家别院的工匠,可又年纪小没什么力气,被工头和官兵苛责,越发的不给饭吃,那日便是气力不济不小心滚下山坡落入了江水中,一路漂到了后山小溪。
如此可怜,言辞间又是情真意切,住持不忍拒绝,便将人留了下来。
可寺中不收俗家弟子,必然是要剃度的。
少年也应承了下来。
剃度那日,少年跪在佛祖面前,满心都是诚恳,双手合十,眼中却带着泪意。
僧人们只觉得这少年是感动吧,终于脱离苦海,入我佛门,怎么能不感动?
那日捡他来的僧人叹了口气,安慰道:“别担心,戒疤是我来点的,我会很小心,不会特别疼。”
少年流着泪点头,心中暗骂:死战坤,这次回去不把你搞定我干脆去跳玉龙江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