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王虽不问朝政,却深深地影响了当今皇上。
当今皇上又是一个儒雅之人,他自然不会亲自动手去收拾钟亦,那么,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替皇上解决这个忧患。
这便是一个升官发财的好机会。
那些人不会管事情的真实性,他们只知道,将钟亦拖下马就对了,谁会为钟亦申冤?
也是有人替他申冤的,比如席家,裴家,还有当时心怀君主的顾家。
可当时的三家话语权并不那么绝对,他们的话在百口中显得那样弱小,不仅没能帮到钟亦,反而让皇帝更忌惮他。
真正的抄了逍遥王府是在最后一道奏折上。
那是一道送命奏折,上面写了逍遥王曾制造混乱,置郁上皇于危难,然后来了一出忠心护主的戏。
这,可是欺君大罪,还有谋害先皇的罪名。
郁见儒怒不可遏,直接下令去抄了钟亦的逍遥王府,并株连九族。
南宫一氏便是在此遭了殃。
看,不管你有多大的功勋,在皇帝面前你依然是个孙子。
你若老实本分,一切好商量,但你若有一点私心,那么等待你的将是灭你满门!
帝王本如此,多情亦绝情。
他能给你满门荣耀,也可瞬间让你失去所有。
……
据说,逍遥王与逍遥王妃被押往边疆之地处以极刑,而南宫上下被发卖的发卖,被流放的流放,无一善终。
本来说的株连九族,倒最后皇帝终是心软了。
倾城却在想,恐怕皇帝并非是心软,而是心存愧疚吧。
他原本就忌惮逍遥王,眼下正有个好机会可以将他彻底消灭,他便顺水推舟,自己还落了个铲除奸佞的好名声。
若不是今日南宫夫人说,倾城怎么也想象不到,那个身居高位看着通身儒雅佛性的皇帝,曾经居然是那样冷血之人。
一个对国家做出了贡献的战皇将军,他竟就那样将其杀害了?
倾城心里钝钝的有些难受,她想,那些害人的人,午夜梦回时,不会害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