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男子宠辱不惊,即使被笑话了也不气馁,反而虚心求学,非要把道理和知识弄懂了不可。
这到与她们的娘见到过的其他公子哥不大一样,苏逸没有他们的傲气和虚伪,却比他们更多了一些上进心和求学心。
之后,两人便是日久生情,一个问一个教,便慢慢的产生了情愫。
再到后来,她们的娘就向家里坦白了苏逸的存在,并坦言两人有共同语言,她很欣赏苏逸,更想未来与他携手,白头到老。
家里人问了下苏逸家中的情况,便知道苏逸是个小门小户出来的,家里经营了几亩田,是农户。
可这并不会让家里的人对苏逸有轻视的看法,反而见姑娘如此喜欢,便想邀他来家中坐一坐,顺便了解一下这个人的品行。
本来一切都好,她们的娘见家里人不反对,便以为这事已是成了一半,却没想到,邀请苏逸来到家里坐了一下午,吃了一顿饭的功夫,家里的人,上至外祖父母,下至兄弟姐妹皆极力反对他们两人在一起。
一开始她们的娘不知为何前后态度转变如此之快,后来才从兄长口里得知,父母是嫌苏逸太没志气,是个贪图之人。
问清了缘由才知,父母想让苏逸入赘,而苏逸仅仅只是挣扎了一下就同意了,甚至说既然爱他们的女儿,为她入赘又何妨这样的话。
便是这一句,让家里的父母对他印象极差。
男儿有志当自强,随随便便就能答应入赘,这并不让家里的父母认可,更觉苏逸这个人只是话说了好听,却难掩眼里贪婪的光。
这只是家里人的感觉,对于已然坠入爱河的女人来说,便觉得这是家里人瞧不上苏逸家中条件特意找的借口,家里人怕一口否定两人在一起会引起女儿的不适,便说出了请苏逸来家中坐一坐这话然后从中揪出他话里的错处。
若是苏逸真极力反抗不应入赘这话,父母是不是又该说这个男人都不愿为了自己入赘,定是没有那么喜欢她。
总之,这只是家里人不想两人在一起的借口罢了。
可这个女人忘了,父母吃过的盐比她吃的饭都多,走过的桥也比她走过的路要多,见过人的更是形形色色都有,姜到底还是老的辣,老人家看人基本一看一个准。
之后,她便不顾一切的非要和苏逸在一起,哪怕家里人再三反对,她也执意要嫁苏逸。
后来,家里人将她关了起来,不许她再见苏逸,更不许苏逸来找她。
即使是这样,这个女人也还是不死心,她想方设法逃了出来,还和苏逸商量好了私奔。
苏逸似乎真的很喜欢她,尤其听她说私奔,并说只要两人在一起了,她的父母再反对也没办法了以后,便欣然接受了。
两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得知消息的父亲被不听话的女儿气病了,家里也低沉了好久。
……
这个女人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并为自己的幸福争取了机会,她便以为,将来的日子会是幸福美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