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卷子后,他就走到金銮殿殿外去等。
其他的考生看到柳之墨的动作这么快,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加的大了,下笔也更加的迅速了,就怕会错过了时间。
皇上看完柳之墨的卷子,要不是在金銮殿殿上,怕会影响到其他的考生,他都要拍手叫好了。
他这位侄子回答的太好了,不愧是他小师弟的儿子。
这样的人才,正是朝廷所需要的。
有了这一批新鲜的血『液』注入,他就不用那么的束手束脚了,想要推行新的田地制度,也会容易很多。
说白了,每三年的科举考试,就是为了让皇上挑选新的人才,成为他的助力。
要知道,老臣子一般都是会分派的,也不是会那么忠诚的站到皇帝这一边的,私心会比较大。
新臣子就不一样了,被皇上提拔上来,容易站在皇上这一边。
“柳兄,关于田地的制度你是怎么回答的?”沈长生交了卷子,走出来后,转到柳之墨的身边,低声的问他。
柳之墨看了一眼,满脸好奇的沈长生,坦白的跟他说了。
闻言,沈长生心里又懊恼又羡慕的,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柳兄,你不愧是会元,真的让我很佩服。”有些人真的是天生聪慧,没办法比的。
“沈兄不要忘记菲薄,你也很不赖。”沈长生在春闱排名前七,也证明他是很不错的。
沈长生笑了笑,觉得他虽然没有答的像柳之墨的那么出彩,但是也还行,心下就有些许的安慰了。
“哼…”赖光中走出来,看到柳之墨跟沈光中说的那么开心,他看不顺眼的又冷哼了一声。
想到他自己答的题,心里更加的不爽了。
在来参加殿试的时候,他爹跟他说了很多关于殿试的事,却没有跟他说过田地制度的事,让他只能临时发挥。
别说是皇上了,就是他自己答完后都觉得不是很满意。
可时间也不多了,也不允许他从新推翻答题。
没办法,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交卷子。
沈长生瞥了一眼赖光中,小声的跟柳之墨说,那赖光中的喉咙是有问题吗?整天哼来哼去的。
听到他的话,柳之墨脸上的笑容加深,说可能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