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严格来说,只有在剑柄上镌刻了“蒋中正赠”字样的短剑才能被称作中正剑。
一听中正剑三个字,范存仁眼睛一亮。
“老板,你不是唬我吧?真的中正剑哪里有这么容易碰到?!”嘴里漫不经心的说道,范存仁的眼睛已经在仔细的鉴定了。
但是没看一会儿,范存仁就失望了。
做为一个隐藏的冷兵器迷,范存仁好歹也是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的。
真正的中正剑,剑身上刻有星型图,并且星型图是十二角的。剑身上有血槽,乃是手工所制,因此血槽下深上浅。
剑柄上刻有“黄埔志工无往不胜”、“中正”等字样,另一面就刻“校长蒋中正赠”。其中有一部分真品剑身上刻“成功成仁”的字样,成仁在右,成功在左。
而眼前的这把,看血槽一看就是机器铸钢压制,淬火十分拙劣。隐隐约约的,还可以闻到一股子的机油味。
其他的倒是仿的像模像样,至少该有的字迹都是有的。最可惜的在于那个校长的长字,应该是繁体字,却刻成了简体字。
一看就是赝品,范存仁就没什么兴趣了,手里在这一堆刀剑之中挑选着,“老板,你唬我呢?!剑仿的倒还可以,只可惜连繁体字都忘了!”
不一会儿又找出一把觉得还不错的。范存仁把中正剑放到一边,拿起另一把剑,这是一把长剑,剑鞘锈迹斑斑,□□剑身倒是没有怎么生锈。
看到上面的款识写着,永乐明剑。
范存仁倒是有了兴趣,从风格上来看,确实是一把明代的宝剑。
这把剑带着浓厚的西藏风格。
外装均鎏金,但是部分生锈。
剑挡与剑柄为一体制造。剑档浮雕藏传佛教神兽护法“琼”图案,双眼镶嵌宝石。
此神兽早期表现为金翅大鹏,明代演化成狮子。因此看上面类似于狮子的图案也能猜测到这剑的风格属于明代。
剑鞘用的时候是鲨鱼皮,封边严密,精工细作。
范存仁越看,越觉得这把剑……有点真!
而旁边的路小乔,发现范存仁看的起劲,也没打搅他,而是蹲下来看摊位上另一堆兵器。
范存仁面前的一堆勉强还看的清样子,路小乔面前这堆就真的是破铜烂铁了,伸手碰一下,就稀里哗啦的一堆铁锈掉落。还有不少直接都断了。
好在摊主也知道自己这些东西不经碰,看了一眼就道,“没事儿!姑娘,这些都是不值钱的,你要是看上什么了,一百块钱一样你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