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主公的命令,我自然无有不从的。”荀彧抱拳,一副只要你下命令,我必定遵守的模样。
只可惜曹操还是舍不得荀彧,这只不过是个玩笑。
玩笑过后,曹操开始和荀彧商议:“阿婉点明的二人,你瞧着,让谁过去比较好?”
荀彧沉吟一声,私心里,他是想让荀攸过去。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荀攸的处世原则是能不开口尽量不开口,待曹操有事情解决不了的时候,他才会施施然出现,为其解决问题,颇有些谋而后动的意思,但是荀彧知道,那是因为荀攸心底还是有些高傲。
只可惜,这样的性格虽算不上不好,但是也难免不出彩。
荀彧还是挺希望自家大侄子受重视的。
毕竟同气连枝,一家叔侄,日后就算政见不合,至少不会互相捅刀子。
但是,那个贾诩也是有名的谋士。
别人不知,他们却是知道的,当初王允杀了董卓,游说李傕反攻,并定下计策的就是此人。
此人手段狠辣,为人大胆,做事情不拘一格。
只可惜到了兖州后便只和黄承彦相处,平日里也不来寓所点卯,政务更是不插手,似乎隐隐有归隐之意,不过他乃是阿婉从长安城中带到这边来的,若阿婉去请,说不得会重新出山。
一时之间荀彧竟然有些为难:“这……”
他拱手:“举贤不避亲,公达极好。”
曹操点点头:“我再想想。”
两日后,信使往昌邑而去,而贾诩就在昌邑。
黄月英和诸葛亮回到昌邑后便去找了郭嘉,却意外知晓郭嘉已经将庞统派往扬州袁术身边,唐药儿也与他们错开,在他们到达昌邑的前两日,随着蔡昭姬曹妩一起前往豫州阳翟,而护送他们的则是‘质子’马超。
当然,他们一同带走的,还有那匹仙鹿。
诸葛亮将阿婉的信交给郭嘉后,郭嘉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先是去和黄承彦,贾诩见了一面,不知道谈论了些什么,第二日黄承彦便带着贾诩出发了,与之一起出发的是吕玲绮座下的五百女兵。
而昌邑城外的那些流民也一起往豫州迁徙而去,起初也有人反抗,不过在听说阿婉做了豫州牧之后,那些流民绝大部分都跟着走了。
又过了数日,那信使到了昌邑,郭嘉接了书信,望了一眼,满意的笑了。
“阿亮,我们该走了。”郭嘉怀里抱着郭奕,终于松口启程。
诸葛亮连忙点头:“好,我回去告之继母。”
然后便急匆匆的大轻功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