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后,则是手持木盾,长枪与弯刀,身着皮甲或干脆就是裹着羊皮的北夷士兵推动云梯车与冲车,等待进攻的命令。
铁木真很清楚,单靠骑兵是不可能攻破长城的。
因此,他在攻打撒马尔罕城之前,就以一些被征服部族与西域小国的奴隶训练成了一批轻装步兵,虽说实力一般,但数量众多,也可堪一用。
更后面,是列作森严阵型的金帐前军,一个个骑在高头大马上,背负反曲弓,手握弯刀,他们的统帅是来自于埃及的投诚者,深受成吉思汗器重,被册封为胡狼王的涅木虎。
也正是他主动献上了诸多攻城器的制造方法,教会了北夷人如何攻打城池,一路高升,自一介奴隶之辈到达了如此高位。
涅木虎在埃及语言中本就是奴隶的意思。
他升到如此高位而不改其名,本意也是要铁木真知晓,他涅木虎就算坐到左右贤王的位置,仍旧是伟大成吉思汗的奴隶。
此刻,他正注视着自己的大军,不断以纯属的北夷语言发号施令。
十万铁骑太多,在这座城关前不可能完全施展得开,不像攻打四四方方的城池,还能四面合围,或者来个声东击西的战术。
再加上此地土质疏松,又没有大河大湖,无论是挖掘地道还是水攻都难以施展。
故此,这场仗只能使用下策,添油战术,硬生生拿人命去耗。
所以涅木虎并未一开始就下令进攻,而是打算以奴隶消耗守城士兵的力气与箭矢,再以后方的攻城器以爆裂弹丸轰击城墙。
双管齐下,一般城池旦夕可破。
在北夷军阵的最后方。
组装完毕的投石机开始装配石弹,巨大的平衡重锤被绞盘高高吊起,只消在另一端放上石弹,放下重锤,就能将石弹击发。
这种自西方传入的投石机在典籍记载中,“一旦击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
威力极强。
只是每一架投石机都需要近百名精壮的汉子操控,发射频率也相对较慢。
弹药是十吨重的石弹与浇上火油,编织而成的枝叶藤球,若非这座城关是以岩石堆砌而成,而非之前那座城关的夯土城墙,根本抵挡不了多久,就会城毁人亡。
长城上,李白,花木兰,铠以及苏烈的脸色皆是微沉。
这种正规军的大规模攻城,几十年来,在边地还是头一次。
以往的长城更像是一个巨大的马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