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少商全不放在心上,凡事得偿所愿就行;她自小冷言冷语不知受了多少,若事事敏感,她哪里活的到翻身吐气那一天。
街道两侧的楼坊上挂着最多的就是笼灯和走马灯。
笼灯是直接在合抱大小的圆形灯架内点上炽烈的焰火,粗壮的灯框外裹上各种染色羊皮,朱红的,碧绿的,嫩黄的,湛蓝的,今夜不少楼主店家为求灯火辉煌,引人瞩目,会将数个巨大的笼灯吊成几串,垂挂在门面外。
而走马灯多是圆柱形,里面灯油灼灼燃烧,待热气上涌,外面的活动灯架转起,只见绘制在灯皮上的图案缓缓浮动游走,甚是奇妙。
少商看的目不暇接,黑白分明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一盏灯一盏灯看过去,有将士回家妻子来迎的,有小童顽皮追打嬉闹的,有武士弯弓射猎猛兽的,甚至还有鱼儿鸟儿头碰头的。
程始见女儿形容稚气可爱,十分豪气的叫多买下几盏灯给她回家慢慢玩耍。谁知少商摇摇头,只要了一盏,道:“回家我自己做,做更好看的。”
废话,她是理科女生好吗,可以徒手开平方的那种,虽然主修方向偏理论,动手能力不如工科弟兄们,但这么简单的原理,她觉得可以回去练练手。
灯市不止有灯,还有卖绢花丝帛首饰小食,甚至还有书简——
一个儒生打扮的人正声泪俱下的向程咏和程少宫述说‘好好一个书香门第被戾帝爪牙迫害至家破人亡,如今不得已贩售家中藏书’的故事。
程颂左右手各拉着筑讴二童,在一个猎户的摊位前观看一根据说是从吊睛猛虎身上抽出来的虎筋,用来制弓弦那真是万夫莫敌。
萧夫人和程承边走边说笑,句句鼓励他振奋读书,不要有顾虑,程姎笑呵呵的随行一旁。
程止见一店铺里的绢花做的新奇野趣,便买了朵给桑氏簪上,程母脸黑成砚台,于是程止赶紧再买一朵给老母戴上,程母却不依,非说桑氏头上的花更美。桑氏也坏,故意不主动说将绢花让给程母,只笑盈盈的看着,闹的程止手忙脚乱。
程始在旁捋须摇头,就不能学学他,买了绢花藏在怀里回家再给妻子戴吗。
少商却因沉迷看灯,拖拉在程家一行人的最后面,身边跟着两个武婢三个家丁,她也不担心安全问题,只慢慢走着,这时一个竹编的绣球缓缓滚到她脚边。
在完成每日功课时(给程母问安),她惊喜的发现程母都没工夫刁难自己了,准确的说,哪怕她不来问安程母也不会发现的。因为程母忙着对萧夫人连环十八问:从程止爱饮的酪浆一直问到洗脚水,从程止爱吃馕饼的馅料一直问到枕头芯子,联想力之丰富,发散性之无边无际,简直是国际级别赛事解说员的水准!
萧夫人吃不消了,一个眼色过去,胡媪赶紧出马,引着程母回忆‘我家阿止’的往事,从幼年尿湿床褥的图形都与众不同,一直到喉结刚露尖尖角就有村姑(或村姑的娘)来勾搭,直把胡媪累的口干舌燥程母才算发挥了个八成功力。
此情此景,少商又三俗了——这知道的是要见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见分别多年的老姘头呢。
不过,待见到程三叔本人,少商立刻反省自己太狭隘了。
程止是个令人见之忘俗的美男子,望之不过三十上下,颔下蓄了几缕文士须,面色白净,眉目俊秀,郎朗如青山苍翠,一笑又如春风拂面,自少商来这地方,女子中相貌最美的固然是萧夫人,但男子中尚无这等叫她眼前一亮的人物。
少商在心中刚花痴了不到两秒,只听前面的程母已经‘哎呦’一声娇叹,一手抚住激烈起伏胸口,老目含泪,然后伴着一叠声‘我的儿’就扑过去了,对着程止又是摸胸膛问‘是否瘦了’又搂胳膊笑骂‘你个小没良心的这么多年才回来’,胡媪拦都拦不住,浑然将站在程止身旁的妻子桑氏当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