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不但脸面难看,还要分外多欠分值的帐。
接下来这段时间,就是一个所有人全体齐齐动手大花分值的热潮。
关键是没有一个人例外。
大家多少都有分值,体现了这个分值系统的公正性,不会丢掉一个人在系统外面!
另一个更加根本的特征,就是大家看来那个分值系统供应物品清单以后,都发现了自己特别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分值系统提供的内需渴求!
比如那个保罗三世,他已经二千多岁了,早已经对物质世界的诱惑清淡如云,真的是面对花花世界古井无波了。
可是当他看到两样东西的时候,立刻就眼睛都直了。
这两样东西是什么?
一个是超强的记忆力。
另一个是说话的巨大鼓动性。
长期以来,保罗三世有一个最大的烦恼,就是对新约和旧约的那些经文没有达到全被背诵下来的程度,更别说倒背如流了,所以每逢需要的时候,他还要去翻阅经典。
现在的状态虽然比过去好多了,整个新约旧约一共六十六卷,一本上千页的书籍都有了。
想当初,每一卷书都是一个单独的书卷,即使使用超薄的羊皮誊写,也是诺大一卷。
比如那个《耶利米书》,就装满了一麻袋。
每次读经的时候,不但要找对页码,还要找对那卷书的第几个书卷,当然书卷的名称更不能搞错!否则,别说读经文,连书券名字都找不到。
因为记忆力不是超强,所以他为造物主服侍的效率很差。
那样的状态很让他羞愧。
他可是知道不少人虽然只有几十岁,却是把新约旧约六十六卷书通篇都背得滚瓜烂熟的。
甚至有人能够倒背如流。
尤其是许多犹太人,还有中华上国人,都是如此。
他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不过后来他才知道,那不是倒背如流,而是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关于书写习惯的部分和世界其它地方不一样,他们是从右往左来的,而不是从左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