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淅沥沥的一支下达天黑,整个白天,铁匠村里真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没有下田劳动的人,他们对满载而归的手推车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如同吃了定心丸,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再也没有尚未挖掘的农田,结束一整天高强度劳作的人们身体疲惫,精神却非常亢奋。
这时候,轮到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履行承诺了。
没有什么,比一顿丰盛的大餐更能作为今日丰收的庆祝。
且看那些下田的难民,他们到专门地点领取了兑换券,再到规定的粮仓领取了粮食。每个小组究竟挖掘了多少土豆,第一时间就有了结果,所以每个组员在领取报酬时,自己该领取多少都心里有数。
游击共和国苏维埃体现了它的公正!
今日,超过六成的小组超额一倍完成任务,其中又有两成超额完成两倍。最疯狂的一个组,居然超额完成了四倍。
该如何奖赏这个组?发放物资人员不得不直接汇报给柳得巴廖夫本人,不曾想,该组全体组员居然被直接请到苏维埃办公室里。
“您要推崇斯达汉诺夫,如果我们中真的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任务,该怎样奖赏?”柳得巴廖夫曾问过。
“呵呵,给他们定的挖掘量本就很大,如果出现一个挖掘大王小组,该组成员全体获得……嗯,二级游击队员勋章。”
在萨林奇金看来,无论如何他们还不能成为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再说游击共和国也没有库存这种勋章。
倒是空投而来有数量巨大的一级、二级游击队员勋章,发放它们倒是合情合理。
这个小组得到了柳得巴廖夫和萨林奇金的接见后,全员被授予“二级游击队员勋章”,其意义甚至远大于他们该得到的物资奖励。
每个劳动小组按家庭编制,参与劳动的也几乎是四十岁的妇女。
战争使得男性大规模的凋亡,女人不但成为劳动者的主力,在游击共和国,她们更将成为未来的军队中坚。
只是对于纯粹的劳动者,她们如何也不该获得“游击队员勋章”,该勋章是授予杀敌立功的战士的。
显然,萨林奇金不打算呆板的执行国防委员会的这方面决定,他在白俄罗斯有着很大的权力,在发放勋章上,他在得知居然有一个小组完成了四倍的工作量,震惊之余果断发放了勋章。
此事绝不是这么简单的结束!
虽然详细的统计结果还没计算完成,明眼人都看得出,粮仓里粮食堆积如山,就是真的有十万人在此定居也能养活。
接下来,宣传部门有了绝好的宣传案例,贴在各个集体农庄报栏和少量分发的,头版头条必被获得勋章的劳动小组占有。
经过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未来必须回归生产建设,那么宣传该劳动小组的英勇事迹,即是最应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