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889章 彼尔姆的战防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89章 彼尔姆的战防炮(2 / 4)

杨明志听着这人说了很多,意思非常明确,彼尔姆就是一座大型兵工厂,其主要生产的也是陆军急需的重型装备。

但是斯大林已经告诉自己,像是喀山、彼尔姆这样的大型工业城市,都会安排工厂生产最新的突击步枪。

杨明志继续问:“安德烈耶夫同志,看来您对这些非常上心。”

“谢谢您的夸奖,事到如今我不上心也不行。因为……我们这些隶属于内务部的同志一直在准备着,如今很多新成立的部队缺乏大量的基层政委,那将由我们优先填补这一空缺。我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去战场!”

杨明志点点头,他完全明白此人的意思。

战争爆发前,直属内务部管理的内务部队兵力超过二十万,他们中超过一半都是内战时期苏俄收养的孤儿,已经去世的捷尔任斯基就是他们的父亲。这些人对于苏维埃非常忠诚,当战争爆发时,他们宁死不降。当然,非常现实的因素摆在这里,即便有人投降也是被德军发现即枪毙,故而二十万大军撤下来的十不存一。

除了军人,内务部还有大量的文治人员。

国难之下,整个联盟的年轻男人都必须做好从军的准备。尤其是内务部的这些文职人员和之前败退下来的部队,他们必须到新征召的部队中去,以稳定住整个步兵师数千战士的情绪,从基层终止可能的厌战畏战情绪,以思想教育的手段鼓舞战士勇往直前。

搞思想建设这一套,确实内务部出来的家伙们,一个二个都是人才。

杨明志下了军列,他的一些行李也有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帮忙推拉。

那是三个大麻布包,其整体松软的质地实在令人怀疑。

在杨明志的身后,便是他的贴身警卫格里申科,以及随行的两位技术能手,年轻的卡拉什尼科夫和更年期的多布洛夫。

一行人很快不行出了彼尔姆客运车站,在宽大的火车站广场,杨明志看到的是另一幅繁忙景象。

偌大的广场被积雪覆盖,天空依旧被乌云覆盖,整个世界是阴冷的,雪虽然已经停了,来自北极的寒风如同刀子,在宽阔的广场横扫。

广大之上停着大量的卡车,以及一些有巨大脑袋的履带拖拉机。

大量有着巨大炮管和炮架的较大口径战防炮被整齐的排列着,大量穿得像是棕熊的壮汉,或是三三两两闲聊,或是手推这些战防炮炮架,将其挂在拖拉机上。

卡车的拖拽钩勾住刚出厂的战防炮运抵火车站,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拖拉机将其拉到站台,再被重型蒸汽吊车吊装至平板车。

杨明志相信整个调运过程是非常迅速的。他看到的是57毫米口径的战防炮,恐怕也是苏军战争时期生产的最大口径战防炮。

它配属的炮弹有着更大的药室,就能在炮膛内给予弹丸更大的动能,同时它也有非常夸张长度的枪管,从而能够给予弹丸更高的初速,最终口径达57毫米的钨芯穿甲弹以接近音速的速度撞击敌人坦克,带来可观的穿透力。

不过如今的德国坦克,它们面对苏军的中近距离rpg武器发射的破甲弹,它们被设计得牺牲一定马力和机动性以安装更厚的装甲,以及普遍套上一层栅栏。不仅仅是德军,苏军的坦克面对德军的rpg武器也做出同样操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