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知晓去年斯大林是怎么亲自审问逃回来的巴甫洛夫的:“你的生命是生命,难道损失的一百万战士的生命就只是数字吗?”
斯大林继续意味深长的对朱可夫说:“我亲爱的同志,指挥超过一百万人的军队作战,纵观人类历史,没有多少将军有这种机遇。胜利,那将带来巨大的荣耀,如果失败,则是军人的重大耻辱。那种惨败,恐怕指挥官只能以自杀谢罪,除非……”
至此,斯大林没有再说下去而是举着烟斗不停踱步,看似是在组织语言。
虽然说朱可夫不善于搞政治,不善于搞什么宫廷阴谋,他是一位纯粹的军人,也听得出斯大林话中的深意。
朱可夫想干什么,斯大林的确基本知晓。他更是了解朱可夫的作战风格,所谓为了稳操胜券,必须集结更多的兵力和武器装备,从而以绝对优势击垮敌人。
只要是朱可夫参与指挥的作战,他必然会这么做,正如现在斯大林格勒战区东方所发生的,组建一支兵力空前惊人的反攻部队的计划正在贯彻落实中。
北方的作战固然有佯攻性质,能够竭尽所能的扩大战果,军队必须勇往直前,为此进攻部队的兵力也必须多。
如此一来,朱可夫就制定了两场大规模战役,参与进来的军队兵力会有多少?!
苏军的一线作战部队兵力一直在五百六十万人以上,这还不包括后勤运输部队、民兵。斯大林可以确信一件事,朱可夫定下的战役计划,它必将使得一线一半的军人参与战斗,同时还将有大量的民兵投入作战。
战役必须胜利!哪怕是惨胜。因为,苏联经受不起这种程度的战败,一半失败了,苏联就真的只能退守乌拉尔山地区和西伯利亚。
1942年的冬季作战将永远的决定苏联的命运,生存还是毁灭,固然取决于每一个苏联公民的奋斗,以及国际盟友的支援。然而纯粹的军事层面上,朱可夫制定的战役规划,它就是最大的决定因素。
斯大林没有把话说透,他也清楚朱可夫已经完全明白自己的意思。
烟斗里就剩下灰烬,斯大林将其磕干净,又不紧不慢的塞进新的烟丝。他在尽力掩饰住自己对未来的担忧,明知战役的策划者就站在这里,有些话真是难以说出口。
斯大林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再提这件事。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明天的会议,那个别列科夫也会参加。”
“是。斯大林同志,我知道此事,也知晓此人。”
“不!你还不了解他,甚至我对他的了解也非常有限。不过有一点我可以确认……”斯大林想了一下,便抬起他高傲的头颅,望向墙壁上挂着的沙俄将领们:“也许,我应该挂上巴克莱德托利的画像。”
“您的意思是?他……”
“可惜,他和我们一样,也不一样。别列科夫是一位东方的布尔什维克,却也不是我们这样的布尔什维克。他更不是托洛茨基份子。这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总之他是一个进步的人,甚至一些理念非常超前。”
斯大林这番颇具玄学一味的说辞并非随口一说,他知道别列科夫和西方的那些人不一样,不过此人要是在西方国家做了资产阶级也必是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