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感受令杨明志非常紧张,一句话不说却摆出严肃的眼神,一种来自于权力的威压感,让杨明志感受到罕有的窒息。
斯大林看了一会儿,终于放松了精神。
“别列科夫将军,您还是和往常一样,过于拘谨了。”
斯大林说话了,不管说了什么,都像是一种命令。
杨明志旋即举手经历,振振有词的说:“报告斯大林同志,第63集团军司令员别列科夫,向您报到!”
斯大林满意的点点头:“现在保持放松,让我好好看看你。”
论年龄,斯大林自己的儿子的确和杨明志是同龄人,只是非常可惜,儿子被敌人俘虏了。可是在宣传上,斯大林必须向全体人民宣布,自己的儿子牺牲在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以稳定人民的情绪提高士气。
战争初期的一系列失败,让他对军中的老家伙产生很大怀疑,他的眼光开始注意那些年轻的优秀指挥官。
罗科索夫斯基、瓦图京等人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纷纷被委以重任。他们被提拔时基本四十岁出头,正值年富力强,某种意义上他们也不算真的年轻。
这里只有两个意外,却也是巨大的意外。
一位就是仅有三十四岁的前武器设计局局长乌斯季诺夫,另一位干脆是仅有三十岁的外国人别列科夫。
如今,两位传奇年轻人齐聚在一间仅有二十平方米的房间中,他们的距离是如此之近,两位传奇人物将擦出怎样的思想碰撞之火花?
今日斯大林无意开大会,甚至不想多说话。毕竟别列科夫几天以来一直在赶路,就是迫不及待的谈论关键话题,他还有足够的精神?
不!别列科夫必须养精蓄锐。
斯大林再度好好打量一番杨明志,顺便也注意了一番杨明志的随从,文件上表明,这是一位年纪仅有二十一岁的大学毕业生,姓多布洛夫,也是杨明志的新部下。
只是好好看看这个年轻的多布洛夫,他的父辈在内战时加入红军,为联盟立下战功,其后代又要另立新功,这是令人欣喜的。不过这个年轻人看来是没见过世面,一副战战兢兢的紧张模样。
斯大林知道,年轻人见到自己,要么陷入惶恐不可自拔,要么狂喜得语无伦次幸福到昏阙。
求仁得仁,斯大林也无意和多布洛夫说话,省得吓坏这一未来可能有所作为的年轻人。
“别列科夫将军。”
“到!斯大林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