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一整天,杨明志的身子没法不疲惫。一想到老婆挺着肚子还给自己下面条,那种幸福感几乎将疲惫消除。
汽车的鸣笛惊扰了正在吃饭的人们,所有设计员和卫兵们,基本是左手端着菜汤,右手握着面包块。
自从大清早安妮骑着车子拉回一袋面粉,未来不出意外,一日三餐的工作基本就由这个女人负责。
大家现在吃的正是小烤箱里陆续烤出来的,它完全不是大食堂的量产型面包,故而安妮可以做些更精细的加工,体现在口感上就是好吃有嚼劲。也是因为是现烤的小面包,它麦香味十足,如若放置时间久了,口味就会变差。
“喏,将军回来了,亲爱的你的中式面条还没做好吗?”依旧待在厨房的安妮问到。
“很快……很快就好了。”
犹豫烧柴的炉子有限,杨桃不得不等到安妮熬制的一锅菜汤沸腾后,再在炉火上放置小灶。
杨桃并不缺厨具,很多厨具就是从莫斯科带来的,甚至有一些还是从沼泽地拿来的。
例如一根擀面杖,它就是沼泽地的那些木工车床的杰作,也包括一些松木做的筷子、木勺子。
还是在沼泽地的日子,把缴获或空投得到的面粉加工成面条,它定会吸引来所有高级军官蹭饭。基于这些原因,杨桃自诩已经成了出色的面条师傅。
先是面团擀成面皮,撒上面粉再折叠,匕首将其切成条状。她已经备好待煮的面条,就等着小铁锅水开。
“安妮姐姐,等会儿我再把您熬的汤加热一下,把煮好的面条放进去,这就是最美妙的中国菜了。”
“很好,我可以联想它的结果。应该是非常美味的。”
其实做面条这种事安妮又不是不懂,十多天前她还在莫斯科,将军就亲自指导自己做这种中国菜。
据说中国菜博大精深,加工食材的种类比法国人或是意大利人还要多数百种。的确,他们中国人是神奇的民族,诸如大家都吃腻的马铃薯,到了他们手里,也能用几种随处可见的辅料,将马铃薯加工成一道好菜。
水终于开了,杨桃毫不犹豫把一坨面条放进去,在用松树筷子给其搅开,双眼直勾勾的看着汤锅,等候煮开。
或是闻到了面香,刚刚下车的杨明志啥也不多想,径直的向亮着灯的厨房快步走去。
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火炉前、头戴衣服毛巾的妻子,她正恬静地睁着眼睛看着自己,面容中流露着温馨。
“你回来了。你再等等,晚餐马上就好。”
“哇,是面条啊。”杨明志快步走去,瞅着妻子面前的汤锅。他又努力嗅了嗅,整个厨房充斥着香气,气息的来源都是那口满是菜汤的大锅。
每天吃多少面包,这是有定量的,唯一不限量的就是菜汤。
犹豫新西伯利亚的森力资源实在太丰富了,在降雪之前,进如森林的人们总能找到大量的蘑菇。长久以来,城市的相关机构一直在收购森林采集者的劳动成果,诸如采集的蘑菇,直接供应给国营市场。
安妮熬制的这锅汤,里面就是两大样,煮烂的土豆,以及切碎的蘑菇,其余的酸菜酸萝卜,皆是调味品。
整个汤是酸咸的,它实在是开胃,用此浓汤做面条的汤里,也是美味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