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有这方面的担忧。”
杨明志摇摇头:“所以您是工厂的厂长,而我是设计局局长。毕竟子弹是一条低平的抛物线!”
说着杨明志直接把尚未安装的机匣盖递过去:“您看,这上面的标尺设备,照门高一些无所谓,士兵调好合适的标尺射击就行了。所以您的质疑并没有说到点子上,您应该问我这样设计的好处。”
被这么一问,尼古拉耶夫斯基心生强烈好奇。
“好处?是什么?”
“士兵射击时会感觉很舒服啊!照门设计得高,瞄准基线也比枪管高上几个厘米。这样战士不必在瞄准时过分的拧着脑袋,能采取更舒服的姿势射击!对于经常作战的士兵,一直保持合适的射击姿势,对士兵的身体是重要保护。”
被质疑的感觉令人不悦,杨明志决定继续折腾一番,他旋即拿出一支,将拉机柄拉到最后,把空空如也的枪膛对着尼古拉耶夫斯基。
“您看,只要我们填入一枚子弹。我松开手,子弹就上膛了。即使没有导气管,它依然能够射击,只不过士兵要受累一下,打一发弹就拉一下拉机柄,手动完成抛壳与上膛。说实话,我给予它的枪机设计是精妙的,枪械的气密性很好。士兵手动操作,射速简直能达到svt40的程度。”
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否认,尼古拉耶夫斯基看明白了一切,当然知道这样操作的可行性。再者,这种操作给予了枪械一个使用下限。
作战中枪械就是一种消耗品,如果一些零件破损,枪械还能继续射击真是再好不过。所以这支枪就是以现在的状态也是可以操作的!
尼古拉耶夫斯基暂且不多发言,意欲看看将军还有否别的意思。
杨明志亦是不懂厂长的心思,他像是中了激将法,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一个木箱被抬上桌子,撬开木盖,这里面全都是杨明志所需要的中间威力弹。
子弹全然是逆向研发的成果,它的仓促性也是难以明说的。至少在许多人看来,大家从未见过这种不大不小的子弹,生产厂家也是硬着头皮严格按照图纸生产,它是否堪用,无人能打包票。
一枚子弹把玩于手里,杨明志仔细看着它的形制,心中不禁窃喜。
“子弹工厂真是严谨,它就是我需要的子弹。啊!一种熟悉的感觉。”
毕竟那个位面的中国,使用的7.62毫米的突击步枪弹就是毛子规格,这使得中国产的各种突击步枪,完全适用华约国家弹药。
乃至出现了世界上某些战乱地区的民兵,拿着明显老旧的五六冲却在使用匈牙利产的同样上年头的子弹,这一奇景。
他就当着厂长的面,把一颗子弹压入枪膛,接着一个转身,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敞开的大门,一副要射击的模样。
将军的举动惊着许多人,仿佛将军就是要射击似的。
尼古拉耶夫斯基睁大眼睛,的确,将军的姿势有着一些特色。和操作莫辛纳甘完全不同的是,射手的脸颊并不会触碰握着枪把的右手。射手的持枪姿势更加舒适,难道仅仅就只是舒适吗?他以士兵的眼光看待将军的操作,不由幻想自己就是手持这种连发武器的士兵。
突然间,一个美妙的念头浮现尼古拉耶夫斯基的脑海。
那是一副美妙的画面,因为相比于莫辛纳甘,新枪的枪管位置更低一些,那么士兵就能更好的压枪。当然,对于打一次拉一次栓的栓动步枪,压枪这种行为是没意义的。
但是尼古拉耶夫斯基是拆过svt40的,更是专职制造冲锋枪。疯狂扫射状态的冲锋枪想要精确连射,除非士兵的胳膊比大腿还粗!可能将军设计初衷就不打算让新枪射速太快,这样它作为连射武器,士兵的确可以凭借身体形成的力矩,在射击时压枪。
“嘿嘿,只要我扣动扳机,子弹就打出去了。”杨明志镇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