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评价,虽然有失偏颇,但无疑就是张居正:一心为国,至于自己,不考虑。
承前启后的一代巨擘梁启超评价张居正说:“他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
注意,两个形容词:“唯一”、“大”。
这个评价奇高,但很中肯,相信无人不服。梁启超本身就是个天才,很少这样服过人。
张居正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因为写过他,所以自然查过与他相关的一些资料。
你看别人从政,都在地方锻炼过,然后才进中央领导班子,但张居正不是,从一开始就在中央,而且从未在地方执政过。
考中进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然后任翰林院编修,然后任国子监司业兼侍读学士,然后掌翰林院,后被徐阶越级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仅仅一个来月的时间,又被越级提拔为内阁大学士,时年四十二岁,成为大明最年轻的宰相,然后一干就是十六年,其中十年担任首辅,直至死去。
从政期间一天都没在地方呆过,但举目大明王朝167位宰相(阁臣),没有一个做得有他好。
这就是政治家的天赋。
没有经历,为什么能干好?就像经常有人会问,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怎能写出好的文章和小说?
其实,道理是相通的,不必非得事事经历,有天赋的人,能学习,能代入,能模拟,能设身处地,关键还能超越。
这就是我说,为什么换作别人,都不会开创出万历中兴的盛世。
8死得其所却换来无尽唏嘘
劳猝而死。
是的,张居正是累死的。
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富国强兵,为了他一直最器重最看好的学生万历皇帝……死时床头床边全是奏疏。
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但张居正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为大明呕心沥血至死,最后换来他得意学生万历皇帝的反攻清算:
抄家,削尽官秩,并剥夺生前所赐玺书,以罪状示天下,险遭开棺鞭尸……
他的家属或自杀,或饿死,或流放……
他在世时所用的一批官员或削职或弃市,包括扛起大明半壁江山的戚继光(抑郁而终),和治理黄河理念至今都令中外刮目相看的潘季驯(落职为民)……
让人无尽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