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越古回今> 小说人物:张居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说人物:张居正(5 / 7)

他一样看重功名。

但功名功名,有两层意思,一是功,一是名。

无疑,张居正更看重功,而不是名。也许,他高就高在,知道只有功,才有名,若无功,名不过是虚名。

正因为这份报国之心,所以他在改革途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诸葛亮的八字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决心,所以我说他的性子很刚,刚得像一柄锋利无俦的宝剑。

让他不上奏要命的《起居注》?那还是张居正吗?

让他不写《罪己诏》,不批评自己的学生万历皇帝?那张居正会答应吗?

就连古人最在意的“丁忧”守制,他为了改革不被中断,冒着被天下士人吐口水的巨大压力,他都坚持了下来。

夺情风波让张居正遭受了无与伦比的心理压力,他在忠与孝之间的两难抉择,别说“以孝治天下”的大明王朝,就是拿到今天,又有多少人能过这一关?

当我读到他抽出一把剑,送到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锡爵的手中,然后噗通一声跪下,涕泪纵横地对王锡爵说“你杀了我吧”,我似乎听到了一个孤独的英雄让人心碎的呐喊……

那可是一个权倾天下的大首辅!

而且是万历皇帝不亲政时,也就是说,他是摄政王,与皇帝无异,要谁生谁生,要谁死谁死。

但那一刻,他哭了。

哭得泪流满面,五十多岁的人啊!

所以吓得王锡爵失魂落魄,见了鬼似的掉头就跑。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及伤心处。我为张居正的夺情找了好多理由,最后连孝的定义都改了:孝敬死去的人不如善待活着的人,祭祀先人可以有,但意义不大,死了就是死了,只有丹心永存,精神永存。孝敬在心,而不在形式。

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孝敬,死了跪在墓碑前哭得捶胸顿足,放再多的烟花炮竹有个屁用?

所以我说,清明节假期若有必要,都可以取消,换一种更为有效的形式(我知道这段话说出来,会招人唾骂,但就是我说的,一个叫十光的不知名作者)……

但张居正的命,我没改。

改了,好像就不是张居正了。

7政治天才

海瑞曾评价张居正说:“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