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不能有效处理刘焉死后的一些问题,于是赵韪原形毕露,勾结州中世家望族,又暗中指使束州流寇对百姓巧取豪夺,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士人埋怨叛离。
赵韪借此机会告诉刘璋,他驻兵朐腮,一方面清剿叛乱,另一方面防备刘表。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如果没有孙策的介入,历史上甘宁还曾在此反抗过赵韪的统治,可惜被击溃才流亡得荆州。
可事实是,赵韪介入后,乱情虽然有所平息,但也并未根治,‘不得已’只好又上书刘璋,他必须长期在此驻扎,再有所命,可指令他人。
言下之意便是:我赵韪就在这当土皇帝了,你刘璋也别再给我另外派什么任务。
待刘璋反应过来,赵韪势力大成,想后悔也没用,再加上张鲁又阴奉阳违,不得已只好默认现状。
而陈庆之正是看到这个节骨眼,认为现在刘璋不得势,不得民,整个益州又乱成一锅粥,只要刘璋与张鲁,或者与赵韪爆发战争,那就是他们入益州的时机。
在此之前,刘备必须要给世人一个关爱百姓的仁君、明君形象,如此他们才能在益州争夺战中,不被百姓所排斥。
至于孙策给的三年时间,陈庆之估计,他们在此根本不可能待这么久,因为一旦时日长了,百姓就会习惯,当百姓产生习惯的心理,他们就正真成了‘外人’,再想入益州便是难上加难。
所以即使刘璋不和赵韪亦或张鲁爆发矛盾,陈庆之也要想办法激化这个矛盾,如此才有可趁之机。
十月,大地换上了一层金色的衣装,今年是难得的一个丰收之年,青徐扬,包括灾后重建的豫州,都有一个高产。
上个月,刘表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用金银珠宝,换取了和平,而饿得面黄肌瘦的蔡瑁所部,也一个没死的全部赎回。
孙策也算人道,没有断他们水源和粮食,还差人送进城去。
王训、薛礼、张辽对此印象是很深刻的,以至于每每回忆起这道指令,三人后背都会不寒而栗。
‘水源别断,也别投毒,给他们管够。至于粮食嘛,三天配一次糠,五天配一次粥,总之按照两分饱的程度配备’
蔡瑁这一仗是打出阴影了,但凡有人跟他提到,或听到糠这个字,都会不由自主的菊花一紧,要知道糠是很难消化的,出恭就是一种受罪,而他受了半年的这种罪。
后来有新迁入的百姓回忆说:整个宛城到处是地洞,树上啥也没有,光秃秃的。
挖洞做什么?
挖洞逮老鼠啊!反正事后出生的孩童,不出城,是不知道老鼠为何物。
随着刘表的罢兵,解烦军也正式撤军,曹操跟着也立即回军,刘协已经正式脱离他的掌控,和郭子仪、杨奉、张济尊天子刘协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