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奎摆摆手,往禁闭室里看了一眼,调头向史勇住处走去。他的手里拿了一张纸,那上面是写着几条纪律。这些纪律,完全来自于后世的记忆。
史勇算是读过几天私塾的人,很容易便读懂了纸上的意思。
他喃喃地朗诵道: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这些道理都很浅显,一说就懂,但要做起来还是很难。”
文奎认真地答道:“我想把这几条作为山寨的规矩,你看如何?”
“好是好。就是做起来太难了。比如不打人骂人,山寨这些土匪出身的蛮汉,哪一个不是恃强凌弱?谁拳头大谁就有本事?”
史勇有些无可奈何地感叹道:“这些年来,我见得太多了。那还是你刚接手山寨时清除了五百多人。那些人要是留下来,局面更是可怕。比如昨晚文冲那件事,要是放在过去,根本就没人愿管。文冲撞在你的风头上,被罚关了禁闭。这件事要是放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史兄,这件事我首先需要你的支持,如果你认可了,我们就在整个山寨推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但要每一个人都会背,还要每一个人都真正做到。做不到的,对不起,关禁闭一天。你看如何?”
史勇沉吟片刻,艰难地答道:“我看行!不过,我看还要加上一条,不骚扰百姓。”
接着,文奎又拿着“三大纪律九项注意”去征求苏北、孙小山、李敢等人的意见,几乎每一个人都说好,又担心实施起来有难度。
两天以后,文奎经过一番准备,把“三大纪律九项注意”张贴到山寨每一个角落,山寨每一个人人手一份。他还凭着来自后世的记忆,教大家唱歌。规定每天晨练前,必须唱歌。每天晚上睡觉前,也要唱歌。这些白话文的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快就入脑入心,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髓里去了。
文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心里乐开了花,刻意把文奎叫了过去,赞道:“奎儿,你可真的会折腾。竟然编写了一首这么好听的歌,要是人人都能做到,黑水寨以后在外面的名声就会越来越好,拥护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那是当然!
文奎除了在心里佩服老夫人的独到眼光,内心也在暗暗得意。因为这些思想,可是来自于后世。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不仅仅是有新鲜感,更是无比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所焕发出来的活力,甚至比那个军火库还要厉害。
春耕生产已基本完成。一千多亩农田绿油油的,嫩嫩的禾苗正在茁壮成长。
某日。丐帮的呆瓜来了。文奎深感意外。
“小赤佬,你怎么找到黑水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