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副都头不认识李安国,但他确实辨别出了,蹲在地上的就是李中易本人。
如此天赐良机,岂能不抓住?
“下官姓罗,名远,字长之,如果不是本都的兄弟,教大雨淋病了十几个,在下也不至于说这事。”罗远显然是个明白人,当着李中易的面,不能太罗嗦了,又要把话说清楚,实在是考验智慧的活计。
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这批下发的蓑衣里边,显然出现了极严重的质量问题。按照蓑衣的军标,不漏雨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连这个都做不到,不是次品又是何物?
这还没开战呢,已经有十几个病号了,李中易岂能不怒?
“正青,你陪着罗远兄弟去找军法司的李浩东,让他带人去严查。”李中易此言一出口,李安国立时就明白了,后勤司里的某些人,项上人头难保了!
李中易并没有亲自干预这事,而是吩咐李安国经办,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考验一下李安国办实事的水平。
李中易这一张嘴说话,帐篷内的将士们,几乎都给惊呆了,他们刚才还在背后开主上的玩笑,没料到,竟让主上听了个满耳,这可如何是好?
罗远暗暗松了一口,既然李中易发了话,他就必须抓住这么好的机会,把事儿一次性说清楚喽。
“禀山长,学生罗远,还有话说。”罗远既然起了告状的心思,也就将所有的过后,一股脑的置之度外。
李中易缓缓站起身子,又啃了口大饼,这才面色凝重的问罗远:“你可有实证?”
“禀山长,学生身上的这件制式蓑衣可以为证。”罗远拿手指着搁在腿边的蓑衣,愤愤不平的回答了李中易的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军出征,却遭逢连绵的大暴雨,李中易的心情原本就不是太好。如今,讲武堂的学生罗远,公开捅破了后勤司玩的猫腻,李中易如何不怒?
“正青,你拿着我的腰牌去找李浩东,让他狠狠的查,务必查个水落石出。”李中易信手摘下腰间的系牌,甩手扔给李安国,气咻咻的喝道,“若是查不清楚事实真相,他李浩东就别干了,干脆回家种菜去吧。”
楚雄追随李中易的身边,已经有不少个年头了,他这还是头一次见李中易发这么大的火,不由暗暗惊惧不已。
李安国领命之后,大踏步的走了,李中易索性走到地面上,召罗远等人围坐于四周。
“蓑衣漏雨,这是多久的事儿?”李中易既然知道了这事,就必须刨根问底,全部搞清楚。
罗远肃容拱手道:“回山长,蓑衣发下来之后,学生等人已经发现不对劲了。只是,当时并料到,会出现半月之久的倾盆大雨,还未开战就病倒了十几个的袍泽。”
李中易点点头,按照条令的规定,非战的减员只要超过了20%,带队的军官就需要为此负责。
罗远伸头一刀,缩头照样还是一刀,与其继续替后勤司的污吏们隐瞒下去,不如索性把丑闻的盖子彻底掀起,拼个鱼死网破。
既然罗远说了实话,李中易怒气也小了一些,慢腾腾的问:“你觉得蓑衣之弊,改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