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有怀了,当然没有打掉的道理,顺理成章的,他们便有了第三个儿子,也就是明诚。
谢华琅生小儿子那年三十岁,于顾景阳而言,已经是老来得子了,当然珍爱异常。
再则,宫里边儿只他们一家人,有孩子哭闹着,总也显得热闹,有人气儿。
最小的弟弟出生时,明赫与明淑都十三岁了,眼见着要说亲的年纪,谢华琅少见的有点不好意思,悄悄同郎君讲,说:“差不多了,以后不生了吧?再过两年太子妃进门,婆婆跟儿媳妇一起生孩子,太丢脸了。”
顾景阳向来宠她,当然不会有异议:“都依枝枝便是。”
谢华琅松了口气,这才专心致志的开始照看小儿子。
现下明赫与明淑成家了,底下三个小的,都还留在宫里呢,为人父母,就是有操不完的心。
明询十三岁了,再过两年,也该成婚开府,往宫外去居住,只是王妃的人选,却还没定下来。
太子妃是储君之妻,须得母仪天下,要求倒还多些,但到了亲王之妻上边儿,却要松范得多。
顾景阳曾经亲眼见到太宗文皇帝诸子相残,也曾经亲身经历过兄弟姐妹之间的冷淡,所以更不愿叫这样的厄运降临到儿女头上。
见明赫并非扶不起的阿斗,便放心的将政务交给他,其余两个儿子,却只打算富养,对于他们妻室的要求,也只是儿子喜欢便好,不强求于高门之女。
谢华琅能够理解丈夫的心情,对此并无异议,再则,未成婚的三个孩子,最大的也才十三,都还早呢,等明询十八岁说亲,明赫连儿子都有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做父母的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便看他们各自运道了。
……
明赫早先也曾监国,登基之后,一干政务也处理的井井有条,再不济,背后也有父亲在呢。
亲手养大的孩子,感情自然格外深厚,顾景阳并不瞒他,坦然道:“你既然登基,父皇便不会有所掣肘,再过半年,等局面稳定之后,我便带你母后离京,像你外祖父、外祖母一般,山南海北四处逛逛,国事尽数交付与你。”
明赫虽早前就听父亲提过此事,仍不免心生不舍:“父皇……”
“天无二人,国无二君,既然退位,便不必再留恋权位。明赫,不必再劝了。”
顾景阳原就不是看重权柄之人,更别说新君是自己儿子了,到了这等年纪,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明赫只得停口。
明询自外边儿进来,身后跟着两条小尾巴,是明瑛和明诚,见礼之后,殷勤道:“阿爹,皇兄须得留在长安处理政务,你带我们几个出去玩儿嘛。”
几个儿女之中,他生的最像谢华琅,天生一股俊秀气,眼珠一转时,狐狸似的狡黠都要淌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