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兄弟在县城读书、陈飞要忙着卖糕点、赵家表哥也在县城里,她人手不够,若能用低成本调动这些正农闲的村里人来帮忙,她也不亏呀。
“杨梅行不行?今天我在山里看到两棵杨梅树,还有不少杨梅,只是我们当时摘了不少覆盆子,没空手了。”
先前那个婶子立刻问道。
“杨梅、山楂都四文,山葡萄五文,野桃、桂花三文、至于其他的,你们有市价就按市价,可好?”
叶青凰立刻报了价,这样现在还没成熟的山货,大家心里也有了数儿。
一听价钱还涨了,自然是不少妇人都两眼放光,连忙答应着。
等大家走后,赵树生走过来不解地问叶青凰。
“凰丫头,那些也能做酱吗?”
“嗯,能做酱也能做酒,有的酱能用到点心里,不能的也可以做其它用途,可以放到粮行去卖。”
叶青凰笑着解释:“就不知粮行能不能卖酒,这酒要卖得起来,可能大赚呢。”
一听能大赚,赵树生不禁张大了眼,表情却有些感慨。
“你这丫头,就连安胎都在想怎么赚钱。”
“外公,等小吉祥出生,我这不是怕没时间绣花了嘛,现在闲着没事就多想想,大家都有钱赚,多好。”
叶青凰笑着解释,从今天村里妇人的反应来看,可不都是觉得有钱赚么。
到时候大哥、周子康,也都会有钱赚,间接的爹也会有钱赚。
当然她卖方子就能赚上一笔,以后不在这县城时,可以再卖方子或者有条件就自己开铺。
总之这里边没人亏本。
“也好,绣花固然稳定,但也太累,若能动动脑子就能赚到钱,当然是最好不过。”
赵树生自然知道叶青凰靠卖方子给周家粮行就赚了不少的事儿,因而欣慰地笑道。
有了头晚熬酱的经历,今天自然不用叶青凰动手,但是小桔子和冰糖都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