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和杏花住一屋现在是有些空,可不久前,春杏和春燕还在这里呢,今天开始,她们就要住在你们大房,为何?你们不明白么?”
“南房还有一间屋,放的全是粮和一些杂物,这院子是宽敞,但屋子真的不多,根本没一间是空闲的。”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院子里都是读书人,我们平日生活很简单,也从不串门儿,也关着门不让人来串门儿。”
“除了和郑家打过几次交道,我们其实并不认识别的人。”
“说句二哥不高兴的,若你们搬来,你们的周家亲戚、朋友、同行,难免会过来走动,就算你不爱串门儿,那二嫂呢?”
“话,我已经当着大哥的面摊开来说了,希望二哥不要误会也不要生气,而这也是我们宁愿辛苦一些,也要租个安静院子的本意。”
“……”叶青枫见叶青凰说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便看了二弟一眼。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原只想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热闹一点,也有个照应,是我之前思虑不周了。”
叶青柏沉吟着,便缓了脸色,笑着说歉意的话,却又看向另一边闲坐的叶子皓。
小兄弟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课业,送了过来,叶子皓便懒洋洋地翻看起来。
“子皓,我儿子还没过三岁生辰,明年可以送来由你启蒙么?”叶青柏便问。
“二堂哥也太心急了,这么小的孩子,我还得抱着他上课呢。”叶子皓笑了笑,看向叶青柏。
“像铭儿这般,满了五岁的,我还得手把手教他写字,带着他一句一句地背书、认字呢。”
叶方铭这年纪,才是启蒙的最佳年纪,一开始,也还是要先生费许多心思的。
不说一对一授业,一个先生也只带几个启蒙生,因而,在私塾中,启蒙生的束修最高。
等教上了道、领入了门,去了其他班才会降束修的。
所以叶子皓这随口一说,顿时让叶青枫和叶青柏兄弟俩,都露出尴尬的神情。
叶青柏还好,叶青枫脸更红,只因铭儿自己告诉过他,大堂叔确实是手把手教他读书写字,还帮他洗澡洗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