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方铭被夸奖,不禁露出笑容,情绪也就放松了许多。
“铭儿,为什么你背书会慢吞吞?是先生教的吗?”叶青凰好奇地问。
虽然没有摇头晃脑,也没挤眉弄眼、挠头搔耳,但比正常读书真的要慢了许多。
小妹都比这小侄子快多了。
“嗯,先生说,我们刚启蒙,切忌心急乱了方寸,读书写字都可以慢一点,三思而行。”
叶方铭连忙解释,还好他说话时比读书时快一些,正常多了。
“好孩子,先生是怕你们背得快了背错呢,先生想让他们慢功出细活,但是啊,有个成语叫熟能生巧,熟练而成自然。”
“礼仪、学问,都是一样的道理,三思而行,是为圣言,但也不必刻意让自己慢一点,熟练的,就稍微快一点试试看?”
叶青凰慢慢引导孩子,在孩子似有疑惑却又不敢反驳时,提议道:“等下让你小叔来背背看,你在一旁听着,看他有没有背对,好吗?”
“好!”叶方铭立刻好奇地答应了。
背快一点?他没学过这方法。
小兄弟拿了笔墨文具出来,也把自己攒下来的字和装订的书册搬了出来。
见铭儿在背书,便在廊下站着,没有进来。
这时,叶青喜见二姐要他背书,便立刻走了进来。
他读书几年,都在学《千字文》和《千字诗》了,《三字经》自然是熟的。
“不快不慢,正常的速度来背一遍,专心一点。”叶青凰叮嘱小弟。
虽然平时她并未检查过他的课业,但也知道他读书是自觉的。
有时也会听到他在屋中背书,只不过村塾的孩子背书有个弊端。
那就是手头没有书,只能根据先生当天教的字,拓写下来,一遍遍练习中,才会将书背熟下来。
但没有照书念的经验,当初卖了绣品,他们立刻去书局,买了笔和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