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李丕其实是受夏侯楙的蛊惑,然后才杀了张郃?”
“是这样的娘娘,若无夏侯楙从中挑拨,小王爷是断然不会加害张郃将军的。”
“嗯,我的丕儿就是容易轻信。”
这个消息可不是什么好消息,郭佚陷入了沉思,她的儿子李丕在这次南征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单是接收成都这一项就足以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蜀地百姓齐呼他为青天,视若神明一般。
朝臣们也一致赞誉,便是他那个挑剔的老子这次也在不同的场合夸赞了他。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这太子之位非他莫属,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唯有杀张郃这事却成了他身上的一大污点。
张郃死了,现在官方的说法是他与姜维勾结,准备暴乱。所以李丕当机立断诛杀了他,这种说辞骗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道人家还行,想哄骗朝中的那帮子比鬼还精的大臣们,哼哼,那基本上没戏。
李丕杀张郃可不是什么功劳,这绝对是一个污点。
皇帝不知道其中的内情吗?不,他是知道的,这种连她一个嫔妃都知道的事,又怎么瞒得过他这个九五之尊?
这从他没有加害张郃的家眷上就能看的出来。
皇帝对张郃的死是充满愧疚的,只是眼下为了大局着想无可奈何,将来是一定要替张郃平反的,到那时候他说不定还要找李丕算账。
当然事情也并非没有转机,如果李丕能在此之前当上太子,或者这件事的真相就将永远被湮没。
这世界上有多少真相最终被湮没于荒草之中的,也不缺这一件两件的。
想到这,郭佚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王俭将军回来了吗?”
“明日就到长安。”
“很好,让他一安顿好就来见我。”
……
“闻知贵妃召见,臣一下马就赶了过来。”
“你辛苦了。前日听闻你风疾屡犯,近日可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