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皓道:“陛下是君,他是臣,自古哪有君王受制于臣子的?可令其出城与张郃决战,如若不胜,当治他的罪。”
刘禅以为有理,隔日大朝会上借故发飙呵斥了诸葛亮的学生马谡,然后督促诸葛亮亲自领兵出战。
众皆大惊失色,认为刘禅此举十分不妥,这个时候触怒诸葛亮引发宫府失和,于大局有何助益?
不料诸葛亮却大度地说道:“家国危难,臣身为宰臣自当效死。”
次日引亲军两万人出城扎营,黄皓矫诏,要守军关闭城门不放诸葛亮回城,又派人包围丞相府,假借保护之名,将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儿子诸葛瞻等人尽数软禁起来扣为人质。
闻听诸葛亮亲自出马,张郃部将皆心惊不已,在过去的历次争斗中,但凡有诸葛亮参与其中的大卫无一例外的都败了。
所以众人皆劝张郃小心。
张郃笑道:“蜀人大势已去,岂是诸葛亮一人能挽回的?大军临城,大将不出,却让丞相出战,足见其心已烂,诸葛恐晚节不保了。”
果然,首战诸葛亮前锋马谡大败,蜀军被迫退守绵竹。
张郃遣使致书诸葛亮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
诸葛亮将书扯的粉碎,重责使者送还。
张郃见到灰头土脸的使者非但不忧,反而哈哈大笑,众人不解其故,张郃道;“孔明没有杀他,岂不是心中已有降意?”
次日再战,张郃主力尽出,大破蜀军,斩杀蜀军大将杨仪、黄崇等人,卫军进占绵竹,诸葛亮退守成都郊外。
众人道:“既然要招降诸葛亮,为何又杀他大将?”
张郃笑道:“不杀他大将,如何逼他投降?”
这个时候蜀军主力尽在剑阁,而成都兵少。素来无敌的丞相诸葛亮又连吃败仗,蜀国君臣皆不知所措。
御前会议上有人建议逃去南中地区暂避卫军锋芒,也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大多数的人还是建议投降大卫。
刘禅已有降意,担心诸葛亮不同意,便假意拒绝。
宦官黄皓进言道:“丞相当年在荆州屡次挫败李轨,杀伤人命重多,仇怨极深,他必不肯降卫,陛下若要成事需找个借口将他支走。”
刘禅以为有理,遂找了个借口遣诸葛亮去南中地方组织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