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251章 封几个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封几个侯(2 / 4)

丞相府西院升格为尚书台。

枢密使升格为枢密院。

丞相府司直升格为监察处。

行政、军令、监察三足鼎立。

尚书台掌管政务,其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下政务;

枢密院执掌军令,其长官为枢密使;

监察处与御史台合二为一,长官丞相府司直同时兼任御史台御史大夫。

过去下权力尽归丞相,归的是丞相本人,府内各官员行使权力时必须有丞相的背书,否则是不被外界承认的,这次改革,这三块都有了自己的部门,拥有了独立对外发号司令的权力,这对丞相本人来实际上是不利的。

但此举有助于抬高丞相府的地位,过去丞相(府)虽大权独揽,但属官地位不高,面对朝臣和地方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现在把他们的地位抬上去。

这在分割丞相自身权势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丞相府的整体分量。

对李轨当卫王表现最为反感的就是荆州刘备了,刘备发了一篇檄文,从李轨的祖上三代骂起,把李轨骂了个狗血喷头。

刘备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他自封为大汉的皇叔,眼看有人违背太祖遗命,修改大汉的纲常,他当然应当发出自己的声音,否则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

与刘备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益州牧刘璋,刘璋也怒斥李轨无耻,下流,卑贱,是大汉的奸贼,号召下人共讨之。

其他势力中,汉中的张鲁、辽东公孙和江东孙氏都对李轨称王一事采取了积极响应的态度,江东孙权甚至还派使者张昭来长安向李轨道贺。

张昭当着群臣的面宣布孙策是死于疾病,并非外界传言是被刺客所伤,这就为李轨洗清了嫌疑,因为此前一直盛传孙策是被李轨派人刺死的。搞的丞相威名受损,很被动。

作为回报,李轨决定封孙权为吴侯,没想到却遭到了毛玠的反对,毛玠认为孙权虽然占据江东六郡八十一县,但实力并不强,土着大族对他这个外来户并不服顺,他麾下的那些将领对他这个三代主也不十分信服。

这是因为孙权的头上只有一顶杂牌将军的帽子,他的真正官职只是吴郡的太守,他的这个太守加将军组合丝毫不突出,其他五郡太守都有将军的牌号,有的甚至还在孙权之上。

这样一来孙权想制约地方大豪就得费点劲。

这次他终于逮着机会向李轨表白忠心,目的其实就是想为自己讨一个侯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