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轨就邀县令大人坐下来,要请客,县令忙他请。
他是本地地主,地头熟,知道什么东西好吃,更熟悉各种吃的价钱。
要这时代很多东西都落后于现代,唯独吃食方面远胜后世,满大街都是绿色有机食品,即便是这些街头的摊贩做的吃也不必担心各种恐怖的化学添加剂。
这时代也有特供,李轨也是有资格享用特供的人,但他本是平民出身还没有到脱离人民群众的地步。
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碗面条,却面条劲道,汤料味道很足,李轨吃的滑口,吃完一碗后就又要了一碗。
刚吃到一半,忽然听得街的那边传来一阵嘈杂。
看时却见一群手持棍棒的愤怒百姓押着两个家奴模样的年轻人吆喝着走过来,嚷着要去县衙打官司。
胡图和几名卫士神情紧张地站了起来。
李轨嘴里含着面条,招呼道:“不要紧张,他们不是冲我来的。”
荀攸起身迎了过去,拽住一人询问缘由。
回来看县令常琳的时候眼神就有些不大对劲。
常琳忙自辩道:“下官并不认识这些人,下官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李轨微微一笑,示意常琳不要紧张,听荀攸下去。
荀攸道:“这两个家奴据是一个姓卢的公子的手下,这位卢公子可是大有来头的,他的父亲据是一位禁军校尉。半个月前,这位卢公子回乡探亲途中路过平县,在北街吃饭时看中了一位良家少妇,死乞白赖的要娶人家。人家是有家室的,当然不愿意啦,于是这位来自京城的贵公子就派家奴趁着夜色翻墙进去抢人。结果,就让人给逮着了。”
荀攸带着调侃的语气对常琳:“平县的百姓对常县令可是很信任呢,他们都常县令爱民如子,执法如山,一定会给他们作主的。”
常琳听了这话脸一阵青一阵白,紧张的手心直冒汗。
荀攸话的时候,李轨并没有放下碗,荀攸把话完,他也恰好吃完,就把嘴一抹,笑着道:“走,咱们去县衙观摩一下父母官是怎么替百姓伸冤做主的。”
常琳听了这话忍不住冷汗直流,腿软的差点没跪下。
同行的曹仁一把搀住他,笑道:“放心,不过是个的校尉,有丞相替你做主呢。”
常琳吁了口气,擦了把汗,稍稍定了定神。这里是平县,自己是这儿的县令,父母官,职责所在,无可推脱。
也罢,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干吧!
在丞相率领的审批观摩团的注视下,常琳坐在了大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