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起几十万人来打仗,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趁机多争取一些战果,李轨觉得非常的不值得。
“军队已经动起来了,不乘机扩大战果,此刻收山的话,下一次不知道得是猴年马月的事呢。所以我的意思是继续向南追击,能追上刘备最好,追不上刘备,顺手把袁术干掉也不错,至少也要把广陵拿到手里。”
“军队已经有些疲惫,最主要的是南方湿热,只怕……”
“只要我们准备的充分点,还是可以坚持两到三个月的,等入了秋气就会好转,南方的冬来的迟,我们用兵至少可以持续到十月末。这样算下来,我们的成果将会很大。”
周府是主张打下去的,他作为总军师,他深知军队的疲态,好不容易动员起来,若是停一个夏不动,秋肯定是赶都赶不起来。
对军队现在的状态,李轨早有不满,他的应对之策是尽快训练出新军,以替代老式军队。老式军队的军人绝大多数都是战乱中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参军的,参军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混口饭吃,这些人在和平降临之后战斗意志直线下降,很多人都不愿意再打下去,满脑子都是退伍回家去,拿出这些年积蓄娶老婆生孩子,延续香火,过平凡饶生活。
指望这样一支军队来打仗是很不靠谱的。
所以李轨决定组建一支战斗精神旺盛的新型军队,职业军队,人数可能不及先前,但更加精锐,更加职业化。
这个切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夏季攻势能延续,到秋季的时候即便不能打过长江灭掉割据江东的孙氏集团,至少也能干掉盘踞在淮南的袁术集团。
这样一来长江以北再无割据势力,向南与孙氏集团划江而治,可以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给新旧军队的切换争取时间。
但反对继续南征的人更多。
绝大多数将领和谋士都是从气候上来论述不可南征的缘由。
南方湿热,北方军队不能适应,一旦疫病流行那就是灭顶之灾。
也有人从军队的可持续上来论述。
军队刚刚打完徐州之战,十分疲惫,且地方尚未完全平复,此时向南开战,只怕南北不能相顾。所以他们反对继续对南方用兵。
还有人从象来论述不可南征的理由,星相显示南方气运正旺,北方气运昏暗疲弱,强行为之的话只怕对国家不利。
李轨不理会这些嗡嗡叫,屁股决定脑袋,他的主张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