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轨决定只在这屯兵一万,这一万人凭借工事完全可以应付公孙度的突袭,只要能顶住第一波攻击,距离不远的孤竹城的援军就能赶到,更远一点的右北平驻军也会及时驰援。
之所以把驻军限定为一万,除了后勤补给上的困难,主要是为了不刺激公孙度,不让他穷兵黩武给自己制造麻烦
他答应过让公孙家族永霸辽东,至少也得做做样子不是?
李轨登上山海关南面的要塞,爬上高高的了望塔,朝辽东望去。
莽莽苍苍的大地一眼望不到头,不见城镇,没有炊烟,空旷而辽远。
这让李轨十分感慨,不久之前那块地方还是自己的地盘,他的发迹之地,他精心打造用以争霸下的资本,现在居然成了他要处心积虑防御的地方。
正是造化弄人啊,当年要不是接受公孙瓒的建议率部入关参加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自己不定还窝在那个地方呢,那样的话也就没有公孙度什么事了。
现在故土成列占区,当年引路的老大哥被他亲手终结,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想到这李轨叹了口气,他呼吸了一口咸哄哄的空气,问胡图公孙续现在在哪?
公孙瓒的妻妾、女儿、女婿和几个儿子,都随着易京楼化成了灰烬,但还有两个儿子活在世上,长子公孙续和二儿子公孙和。
公孙续因反对公孙瓒与李轨开战,被贬在渔阳戍边,无令不得回城,虽然落魄却反而得到了保全。
另一个儿子公孙和被公孙瓒派到张燕军中做联络官,张燕投降后把他交给了李轨,这让李轨很不爽,明知自己跟公孙瓒是兄弟加敌人,为什么把他儿子送过来,你不能制造点意外把他弄死之后送个骨灰盒过来吗?这么一个大活人,不杀他怕他为父报仇,杀他显得自己多狠毒似的。
公孙瓒的这两个儿子让李轨十分头疼。
以公法杀人,难免会损及私德,以私法暗杀,又会损害他的公众形象。
左右为难啊。
郭嘉进言道:“公孙续曾劝谏公孙瓒不要反叛,乃是忠臣,不仅应该免死还要嘉奖。至于公孙和,他本是公孙瓒派去服张燕的死党,属于公孙瓒党羽一类,可以处死。”
李轨对公孙和的印象很不好,也不介意把他弄死,但始终没有下得了决心。
睹物思情,想起了他成功路上的引路人公孙瓒,觉得不应该斩尽杀绝,所以他下令放过公孙和,贬为庶人,放生了他。
山海关的工事很完毕,完全没必要派两员大将镇守,李轨拜李典上将,加辽远将军,授右北平太守,率部镇守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