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带来了十几车草药和炼药的器皿,以及几十位药师。
李轨兴奋地对夏侯渊:“有义士来献神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吉太医领人日夜攻读终于从中找到了克制瘟疫的药方,找人试验,百灵百验,我来不及为将士们准备汤药,所幸就把草药和药师都给你带来了,你即刻下令组织熬药。”
夏侯渊闻言目瞪口呆,连忙下令组织人手按方熬药。
染病的士卒服了汤药,病情大有好转。
夏侯渊的脸却黑的像块铁,他正纠结是否要向李轨承认错误时却接到了荀攸的一封信,夏侯渊看完信心中释然。
次日清早李轨被一阵雄壮的口号声惊醒,登楼望远,却见校场上旌旗招展,铁甲雪亮,兵马行行列列,雄壮威武。
李轨笑道:“妙才练兵还是有一套的,走,瞧瞧去。”
众人下楼,却在院外见到了披甲持戟守卫在茨夏侯渊。夜晚露水大,夏侯渊的铁甲上湿漉漉的。
李轨惊道:“妙才,你这是何必呢。”
夏侯渊答道:“丞相不畏凶险,为将士们送药,全体将士感念丞相恩德敢不以死报效。”副将领众人拜道:“恭请丞相大阅三军。”
阅兵有很多种,大阅三军,乃是最高礼仪。
李轨心中暗喜,夏侯渊这是彻底服气了。
夏侯渊虽然得到《伤寒杂病论》,但营中并无高水平的军医,研制的汤剂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却不能根治。
他一定没想到李轨也会得到同样的一本书,且抢在了他前面研制了能克制瘟疫的汤剂,并亲自送到营中来。
这一来他军中的哀伤之气顿时被感激之情所取代,将士们不再怨恨丞相,他又有什么理由再恨?
只要他诚心效忠,那么他隐瞒《伤寒杂病论》这件事就不是什么大事。
所以李轨乐得装糊涂,他跨上战马,在夏侯渊等饶护送下检阅了三军,随即对濮阳之战的有功人员进行了封赏。
赏赐之厚,让三军喜出望外,万岁之声遂响彻云霄。
夏侯渊以功劳最大,拜上将,加镇东将军,授东郡太守。
夏侯渊感激之余,也深感自己不是李轨的对手,从此死心塌地再不敢有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