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妪劝老汉道:“他爷,算了,咱们还是回山去吧。山中日月虽然清苦,但总比回去横死强。”
周兴本来只是拿李轨开涮,以彰显自己非同一般的身份和地位,却没想到把这一大家子都弄哭了,一时倒不好意思起来。
忙改口道:“我也是道听途说,做不得数,做不得数。”
凌嵘安慰老汉道:“老丈,你休要信他的话,他是幽州人,极少去长安,不晓得那里的情况。我时常去那,那里的事我清楚着呢。现如今长安还是李丞相当政,百官拥戴,皇帝信用,地位稳如泰山呢。李丞相有德政,原长安籍的还乡,立即发还宅基地,还给一笔安家费,再晚地价就要涨了。”
老汉惊道:“地价要涨,我自己的宅基地为何要涨价?”
凌嵘道:“老丈还不知道吧,长安城已经毁于兵火了,现在的长安是新长安,位置在原来的东南向。丞相有令,凡原来居民手中有房契的,可以免费在新城里领取一块宅基地,否则就得花钱购买,这半年长安的地价可翻了一倍,以后还会越来越贵。”
老汉大惊,忙对家人道:“快快快,得赶紧回去。趁着李丞相还在位上,得赶紧把宅基地拿到手。”
周兴道:“你急啥,李丞相地位稳如泰山呢。”
老汉嘿道:“稳如泰山,皇帝的宝座尚且不稳,丞相又能稳到哪去。走走走,快走。”
一家人赶着骡马,拉着板车,匆匆忙忙赶路去了。
周兴对李轨说:“得,百姓还是信不过你。”
李轨道:“今年是建安元年,再有二十年,他们就信我了。到时候人会像海水一样涌过来,到时候长安的地价真的要腾飞啊。”
周兴对众人道:“听见没,还不谢谢丞相,这是指点大家发财呢。”
众人闻言纷纷表示,倾家荡产借高利贷也要在长安置地购房,以表达对李轨的支持。
……
长安城的四周城墙已经全部完工,标准是七一,论说京城的标准应该达到十一,但眼下财力有限,七一已经是极限了。
城内八纵八横十六条大街也已建成。
街道宽阔,平展,两旁挖了排水的沟渠,沟渠内侧建侧道,大街主要给骡马、车辆通行,侧道为人行道。
城区里坊以街道为界限,规划的十分整齐。
原住民正在陆续返回,总数只有原来的二十分之一,长安在东汉失去首都地位,城市规模已经很小,董卓重新在此定都后,人口一度飙升至十万户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