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此次北伐的目标是收复上郡。
并州有九郡: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
李轨最先控制的是上党,做并州牧的时候,势力只有太原、上党和西河半壁,其余几个郡对他都是阳奉阴违,不大买账。
做了丞相者之后,灭了迟浩夺取了雁门郡。
郎广起兵反对李轨,拉拢定襄太守朱颜,朱颜不同意,两家遂开战,朱颜斗不过郎广就把儿子送到太原,向李轨求助。
李轨借机派兵进入定襄,郎广战败后,定襄也被李轨吞并,郎广被擒后,五原郡被李轨驯服,原先游离在外的云中、朔方两郡也表示归顺李轨,现在九郡之中只剩下上郡和西河郡的河西几个县仍不服顺。
所以文丑此次出兵的目的就是歼灭张坤,打服上郡六家,一统并州九郡。
文丑是主力,北面的五原、朔方也有兵马出击,但为数较少,且这两郡虽然表面上归顺李轨,但心里仍然有点小算盘,出工不出力。只能作为战略呼应,不能作为真正的依靠。
文丑北伐之后,连续在漆垣、雕阴、高奴三地取得胜利,上郡土兵抵抗意志并不坚定,一路后撤,但李固却注意到他们虽然撤退却很有章法,显然并非因为战败的缘故。
所以他提醒文丑要提防上郡的反击。
文丑显然没有把李轨的警告放在心上,在上郡主力尚存的情况下就忙着对张坤开战了。张坤兵力不多,手下也无甚大将,凭借地理优势苟延残喘而已。文丑连战连胜,走投无路的张坤就此倒向了上郡。
上郡六家得到张坤的地盘后,战略纵深大大拓展,回旋余地更大了。
李轨看到了危险,建议文丑暂时退回高奴县,扎住阵脚,等待援军。
文丑却认为上郡六家各怀鬼胎,联军作战拧不成一股劲,只要不触及他们的根本,没人愿意真的拼命,所以撤回高奴县太过保守,不如就在走马河南岸筑堡屯扎,以待时机。
李轨思虑再三,还是尊重了前线主将的意见。
西路军太史慈部进展不算顺利,李傕、郭汜在长安内外开战时,关中西部被大大小小的军阀瓜分了,这些军阀势力不大,不要说争霸天下,就是争霸关中也没有那个实力,但他们熟悉地方,在地方的根扎的很深。
放把火烧掉表面的禾苗容易,想要把他们连根拔起就难了。
太史慈一开始试图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之,哪晓得这些地头蛇一个个狮子大张口,漫天要价,根本就没有谈判的诚意。
李轨则认为关中应该作为根据地来经营,卧榻之旁其容他人酣睡,这些地头蛇既然不识相那就坚决消灭之。
自那以后太史慈的态度就强硬起来,一个县一个县的去征服。
仗打的不大,不苦,但很烦,很累。
这人一旦被套住埋头拉车就很难再抬头看路,近在咫尺的危险也会被忽略掉。
太史慈埋头跟地头蛇们周旋的时候,却忽略了来自西方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