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轨暗想:这样的一个人,倒也不足为虑,不过是匹夫逞一时之勇罢了。
“无忌兄,渡过前面这条河,再行八十里就是管子城了。前几拨援军都是被这条大河所阻,无功而返。”公孙续用马鞭指着前面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说道。
这时代的生态环境实在太好,这河水哗哗的,真是原生态啊。
嗯,好像哪里有些不大对劲啊,对了,一路行来所见河湖莫不上冻结冰,那冰厚的上面能走马,这里为何河水哗哗?
“这河名唤通辽河,发源于遥远的北方草原,蜿蜒千里注入辽河,上游水势很平缓的,但经过扶黎山后,水势突然变得湍急,河水滔滔,冬天极少上冻。”
公孙续这话很值得玩味啊,出兵救主公,明明知道路上有条不上冻的河却不带渡河工具?这是存的什么心?
千万别说你是外地人对这旮旯不熟悉,为大将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民俗风情,兼通人情世故,怎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你家出兵打仗都不派斥候出去打探一下的吗?
这只有一个解释,右北平并非表面上的铁板一块,公孙瓒的部下里有人对他不满,这些人慑服于他的淫威,深藏不敢表露,但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要阴他的。
你在辽东被围,我率兵救援,日夜兼程,心急如焚,结果被一条滔滔大河所阻。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糊涂。
当初我一听说你在辽东被围,心都碎了,五内如焚,脑子就像一锅糊涂浆……
所以,这纯属意外,嘿嘿。
李轨忽然改变了主意,他下令立即伐木造船筏。
工匠都是公孙续从右北平带来的,有八百多人。
大冬天的伐木造船,效率很低,加上这些工匠都是被强征的,心含怨气,一艘小破船磨磨唧唧的恨不能干上一两年才完工。
李轨对公孙续说:“这样不行,效率太差。我有个主意,可以提高十倍效率。”
公孙续谦逊地请教。
李轨道:“把工匠分成若干组,每组派给造船任务若干,造完船即可领赏回北平,否则就给我天长日久的造下去,一辈子也别想走。”
公孙续言听计从,下令将工匠分成二十组,每组四十人,每组督造船三艘,木筏十排。何时造完何时回家,早造完者重赏,迟延者充军,敢逃跑者杀无赦。
团队连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派亲卫持刀督阵。
这一来效率果然大幅飙升,十天之后大军便渡过了通辽河。
渡河之后,李轨兵分四路,前锋朱骏率五百骑兵扫荡外围,右路管亥率一千五百甲兵牵制丘力居部,右路张辽率一千马步军威胁张纯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