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明是你的功绩,怎能算到我头上呢。”杨威皱眉道,他性情忠耿,冒领军功这种事是如何也做不出来的。
“伯父有所不知,这种虚名侄儿怎会在意呢。如今帝都那边风云诡异,形势扑朔迷离,自应低调行事,不引人注目才好。”景歌认真说道,“伯父只管为那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上报请功就好,无需挂上我名字。”
“好吧,既然这般,我就依你所言。”
“此番回去帝都,可千万要小心谨慎。”杨威一再嘱咐道,帝都离此数千里之遥,一旦出了什么状况,即便手握数十万重兵也无济于事,鞭长莫及。
“孩儿知晓,来不及与诸将一一告别,倘若他们问起,便说孩儿有事需要回帝都处理,待诸事了结后自会归来。”景歌说道,西北军有杨威在,没什么好担心的。
“嗯。”杨威点头应道。
“伯父多多保重,孩儿先回帝都了。”景歌行了一礼,带着玉珏出了杨威的营帐。
“你昨晚大战了一宿,不休息一下再走吗?”玉珏问道。
“如今齐国大军压境,时间紧迫,不能耽搁了。”景歌摇头道,他心中颇是担忧,不愿齐秦之间真的爆发战争。
“嗯,那我们尽快赶回去吧。”玉珏快步跟上他,往军营外走去。
“似乎你很是看重那个徐先生,他果真是一位绝世大才吗?”玉珏好奇问道。
“勉强算是吧。”景歌笑着答道。
“比起你那诸葛大哥来如何?”玉珏继续问道,她曾见过诸葛阴。
“差远了,倘若昨晚我那大哥二哥在西凉军中。此番夜袭绝无成功的可能。”景歌摇头道,“他甚有智谋,已经猜测到了我的意图,但是却没能说服拓跋常做好防备。可见他不够自信,性情寡断,这种人只适合做谋士,并非是能独当一面的绝代人物。”
“要论谋略的话,有几人能比得过你?既非独当一面的人物,那有什么用处。”玉珏说道。
景歌微笑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要把他放到适合的位置上,一样是很厉害的。让他跟一个听得进建议又不失果决的人搭配,不久可以发挥他的长处了么。”
“好像确实如此。”玉珏想了一下点头道,眼前这人不仅擅长用兵,也擅长用人。
“此番回到帝都你可要乖一点,别再四处折腾了,如今正是紧要关头,不太安全。”景歌说道。
玉珏本想反驳,然而却是在他脸上看出了些许恳求的意味,最终还是乖巧地点点头。
待到两人出了军营,千雪和徐哲早牵马在等候。
“殿下,帝都那边又传来了急报。”千雪说道,先前不久接连收到数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