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里,用不了两个时辰就能兵临城下了。”景歌说道,这么近,随时可以侵袭。
“对啊,所以我们不敢松懈,派了不少游骑兵出去,包括新筑的烽火台,都部署在关外,密切关注他们的动静。”杨邦说道。
“西凉有多少兵马?”景歌询问。
“五十里处驻有三十万大军,西凉腹地再加上西域与游牧部落等小国作战的军团,估计有超过五十万的骑兵和上百万的步兵。”杨邦答道,脸色凝重。
“这么多?”景歌略微惊讶,大秦三大军团总人数或许也超过了百万人,但还是不及西凉。
况且西凉军队强悍,常年在西域与诸多游牧小国作战练兵,战力绝非河东军团之流能比。
能与西凉铁骑抗衡的或许只有西北军团了。
“自西凉吞并宋国后,国力远胜往昔,西域差不多被平定了,诸多小国都已归附。若非有这雁门关,大秦指不定都要被踏平了。”杨邦说道。
雁门关除了景歌所在的主要通道之外,还有两条小道可以通过,只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骑兵无法通过,西北军团重兵把守,西凉一时间也无计可施。
“平定了后方,就该对大秦出手了,那么,你要如何踏碎这雁门关呢?”景歌凝眉自语。
“即便填上百万尸骨,也不见得能过得了雁门关。”杨邦说道,他对这里的防御有信心。
看上去确实如此,但景歌知道,天底下没有攻不破的关卡,问题在于能不能找到适合的方法。
西凉的那对父女,和那个便宜大哥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未必就不能解开这道难题。
“近年来西凉有没有进攻过雁门关?”
“没有。”杨邦摇头,他们知道这是徒劳的,除非有把握,否则不会轻易出手。
“可曾与西凉军队交战过?”
“有过一两次试探性交战,在雁门关外的开阔平原中,我西北军与一支铁骑交锋,不分伯仲,各自撤退了。”杨邦说道,关门外地势开阔,适宜骑兵驰骋,是一处好战场。
“自那之后,父亲就下令闭关不出了,但每日还是会打开关门一段时间,允许两国商人贸易通行。”
景歌点头,允许平民百姓通过雁门关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有人会担心因此让西凉谍子混了过来。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不管闭不闭关门,那些间谍探子还是一样可以越过山岭进入国境。
那些险峻的山岭可以阻挡大军,粮草辎重,马匹等无法通过,但却是挡不住单个行人的翻越。昔日宋国灭亡时,就有大批逃亡的难民进入秦国国境。
“过两日,我出关一趟。”景歌说道,等到见完成叔后。
“你想要进入西凉境内?若是被人发现了,会很危险。”杨邦提醒,以他的身份,一旦被西凉发现,多半难以全身而退。
“无妨,我会小心谨慎。”他答道,都到了此处,怎能不陪韵儿回去看一下她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