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古代,爪哇有一个叫沙多罗诺的人,他经常看到成群的燕子在海边高山的岩洞外飞来飞去,非常好奇。
有一天他尝试爬上山崖,钻进动一看,里面挂满了成千上万个燕子的巢穴。他随即敲下其中一个带回家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将燕窝放入水中蒸煮,发现味道相当不错。
消息一经传开后,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前往海边的岩洞中寻找燕巢食用,并且逐渐发现长期食用燕窝,会带来精力旺盛的效用。
于是,燕窝作为补品,就这样流传开来。
不过,这就是一个传说,无从考究他的真实性。
而中国最早开始食用燕窝,是在明朝。
郑和下西洋时,远洋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停泊在马来群岛的一个荒岛处,食物紧缺。
他们无意中发现了藏在悬崖峭壁上的燕窝。
于是郑和就命令部属采摘,洗净后用清水炖煮,用以充饥。
数日后,船员个个脸色红润,中气颇足。
回国时,郑和还特意带了一些燕窝献给明成祖朱棣。
从此,燕窝成了中国人割舍不掉的珍馐补品,郑和也成为中国史料记载中最早食用燕窝的人。
不过,这一个荣誉,看来要被“华亭县号”的船员们所拿走了。
“有点像是蛋白的味道,但是又有点腥味,似乎是可以吃的样子。”
房遗爱尝试了一口燕窝之后,皱着眉头思考着。
“你们吃了几天燕窝,这几天有出恭吗?”
房遗爱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穷人在青黄不接时或灾荒年间,常常靠吃观音土活命;这种土可充饥,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吃了以后腹胀,难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
尽管不会饿肚子,但由于没有营养,人还是要死。
饥荒年代因吃观音土腹胀如鼓,无法排便,活活憋死之人不计其数。
所以房遗爱第一个问的就是有没有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