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通往长安的道路修建的算不上多好,勉强可以同时通行两辆马车的黄泥
路,在烈日的曝晒之下,只要一阵微风就可以让整个路面弥漫着灰尘。
在灰尘之中,时不时的有三三两两的人群拖家带口的缓慢往前行走,有的是每
个人背着点包裹,低着头往前走。有的是家中壮劳力拉着一辆板车,上面堆满了锅
碗瓢盆等各种家当,甚至还有嗷嗷待哺的小孩,艰难的往前行走。
今年的干旱,已经让大家的生活陷入了濒临崩溃的地步,而蝗灾则是最后一根
稻草,彻底的压垮了绝大多数的的农户。
雍州的粮价已经暴涨到二十文钱一斤,并且还在继续往上涨,朝廷就是要救灾
也没有办法那么快的响应。
有些经验分丰富的老人在蝗虫过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带着家里仅剩下的种粮和
值钱点又好拿的东西开始逃荒了。
没错,就是逃荒!
先来旱灾,再来蝗灾,雍州没有几个农户能够经受得了这种打击,本就脆弱无
比的家庭经济状况立马就崩盘了。
这个时候早早的逃荒,还不至于饿死在路上,早点到长安,说不准还能找到一
门营生养家糊口。
要是真的等到家里都揭不开锅了,那可就麻烦了。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是见证了无数倒在逃荒路上的人易子而食的场景。
什么叫易子而食?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他的意思,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下不了手,彼此换一下,在
饥饿面前就没有什么下不了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