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正色奏道,“李御史说得有理,一个私德有亏之人担任太子伴读确实有些不妥,为大明江山着想,还请陛下三思,将其先行革职,再行寻觅更适合的太子伴读人选”
“谢阁老此言差矣”李东阳不紧不慢,缓缓道。
谢迁眉头一皱,望向李东阳,“李阁老此言何意”
“相信大家应该知晓,陛下此前三番两次提到要将明中信收入东宫作为太子伴读”李东阳环视一圈朝臣。
李东阳一系的朝臣们纷纷点头,就连刘健也点点头。
毕竟,此事陛下提过,而且大家也有所耳闻。
“那么,陛下为何要三番五次地要将明中信收入东宫呢”
未等大家发言,李东阳直接将谜底揭开,“其实,还不是因为那明中信才学过人,小小年纪不只是文学素养精深,而且还精通经世济国之事,做出的成绩大家也是屡有耳闻或有目共睹的”
这倒不能否认,毕竟,明家在京师的动静太大了,都令各大势力为之侧目,还不算有目共睹吗
“这些大家皆见识过了,故而,陛下才将其收入东宫至于那私德有亏之事”李东阳停顿一下,“其实,李御史虽然有了确凿的人证,但本官觉得此事不太可能”
李士实面色一怒,就等反驳,他也是正二品官员,并不惧怕李东阳这位阁老,更何况,他前面还有位谢阁老支持他。
谢迁却是瞪了他一眼,轻咳一声,接过了话茬,“李阁老此言差矣”
他这是还以颜色啊之前李东阳这般调侃于他,他也来个以牙还牙。
李东阳笑笑,点点头,意思是尽管说。
“人证都确凿了,事实还不是事实,李阁老此言可真心令人觉得可笑”谢迁面沉如墨,望着李东阳,一字一句道。
此言的火药味极重,显然,他是准备赤膊上阵,与李东阳厮杀了
“谢阁老请听我言”李东阳笑笑,也不等谢迁回应,直接分析道,“相信大家这段时间都知晓,明中信不仅是经世济国是一把好手,而且还智计过人,大家试想,这般聪明的一个人,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下那般抛妻娶妾之事吗这其中是否别有隐情呢”
弘治眼前一亮,不自觉地点点头,认可了李东阳对明中信此事的猜测。
而旁边的一些中立的大臣也若有所思,想着,这是不是真的另有隐情呢
“或者,是某些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呢”李东阳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谢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