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鱼贯而入,纷纷落座。
大堂却是没什么与众不同的,不过就是县衙大堂的标准样式。
抬头望去,大堂正面上书“亲民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在建筑上是县衙署中最为宏伟的,在职能上也是最为重要的,全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这里审理,大堂为五楹厅堂,中间为三楹公堂。
大堂内,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这与宫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可谓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公正、廉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这正是身为一任知县所应有的品格和气度。
屏前高出地面约一尺的地方称作“台”,台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作“官阁”,是知县审案时所在的地方,由于官阁四面通风,冬天断案时,通常在台上的案下放一火炉,以供知县取暖,所以官阁又称为“暖阁”。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边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状。官阁顶蓬上绘有三十六仙鹤朝日图,象征皇权一统,四海归一。
几名学员端着茶盏从后堂走了出来。
却原来,赵明兴早在他们来到大堂之前,就已经率领学员们步入后堂准备奉茶。
明中信环视一周,抬头望向大堂外。
众人却是不解地望了他一眼。
然而,明中信不说话,大堂之内却是一片安静。
就在此时,突然,大堂之外传来一阵急步之声。
明中信一听,瞬间面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随即他冲赵明兴使个眼色,赵明兴心领神会,带着所有学员转身前去大堂外进行警戒。
与赵明兴擦肩而入了几位,龙行虎步地进入了大堂之内。
来到近前,这几位冲明中信一拱手,“某将见过明师爷!”
“将军们辛苦了,坐!”明中信笑道。
不错,这几位正是那沐将军、邵绩、李兵几位将军。
沐将军坐定之后,环视一周,一皱眉,冲明中信拱手道,“明师爷,不知为何不召集吴将军与明义将军来此共商大事?”
“稍安勿躁!”明中信却是笑着摆手道。
沐将军一听,皱眉不已。
“明师爷,即便老吴有千般不对,这些时日你将他空置,也够惩罚他了吧!老吴就是个直性子,还请师爷宽恕他,不要与他一般见识了!”旁边的李兵忍不住了,站起身形抱拳道。
“唉,你什么时候见我将吴将军闲置了?”明中信摇头失笑,叹口气反问道。
啊!难道不是吗?李兵与沐将军对视一眼,皱眉不解地望着明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