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治六岁那年,张敏找机会冒死向先帝禀报此事,一直忧愁后继无人的先帝闻之大喜,接回了弘治,并分布诏天下,立其为太子,封纪氏为淑妃。
虽然,先皇知晓万贵妃的所作所为,但却不以为意,仅只是告诫一番了事。
但万贵妃当面一套,背后却是另一套,阴狠异常,依旧没有什么收敛,继续密谋暗害弘治及纪淑妃,陆明远也未曾料到万贵妃居然敢冒如此大不讳,这边太子刚刚立了,座都未曾坐暖,万贵妃就动了手,一时未保护周全,措手不及之下,纪淑妃被害暴亡,张敏也被逼吞金而亡。
而弘治也差点被害溺水而亡,幸亏身边刚好有陆明远布的暗手,及时将其救了起来。
陆明远在悲痛之下,深深自责,凌厉反击,将其暗藏着的一些棋子,尽数运用,把一应参与谋害之人尽皆设计诱杀。但外表看起来,这些人的死却是那般的天衣无缝,毫无破绽,但万贵妃却心中有数,而陆明远也未丧失理智,只是设计令万贵妃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被害的幻想当中,惊惧异常,停止了谋害的步伐。
在陆明远设计之下,这一切令得先皇周太后有所察觉,将弘治抱养在自己身边,才令得弘治不再受到迫害。
随后,陆明远为防止再出现意外,精心谋划之下,令其宫中暗子逐渐对万贵妃施压,令其疑神疑鬼,精神日益颓废,无暇去谋害弘治。
终于,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万贵妃长期精神压力之下,身体终于垮了下来,得病而亡。当然,后来自己这些当年涉事之人尽皆怀疑那万贵妃的死亡可能也是陆明远的设计,但却一直苦无证据,也只存在于猜测当中。
而在万贵妃病死之后,先皇悲伤过度,于同年八月忧虑而崩。弘治顺利继位。
弘治继位之后,提拔任用一些当年维护保护他的旧人,这些隐秘才逐渐一一暴露出来。而所有的事情尽皆指向了朝堂外的一个读书人陆明远,一时间大家为之震惊。
要知道,朝堂外的一个读书人居然能够保护储君这么多年,真心不容易啊!那他得消耗多大的智力财力人力物力才能做到这啊,更不用说,其间的一些谋算必须一步见十步才能算无遗策,这陆明远的智谋得多逆天啊!
至此,陆明远才正式进入大家的眼中,人们也才知晓这些年,陆明远究竟做了一些什么。感激者有之,忌惮者有之,害怕者有之。
弘治本来想要躬请陆明远出仕,但他却表明根本无意官场,弘治多次延请,却未曾达成心愿。
但是,陆明远却答应了弘治,如果有需要他出力的地方,他一定义不容辞。
就此,陆明远定居京师。
先皇留给弘治的,是一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在这个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疮百孔的舞台上,小小年纪的弘治根本无力独立支撑,虽然,他们这些当年的老人一样样帮助弘治出谋划策,但却是杯水车薪,根本没有多大效力。
在此等情况之下,陆明远出手了。
他让弘治用自己的宽容任用了王恕、刘大夏等一批为人正直的大臣,随后用勤奋学习陆明远教授的一些帝王心术、治国之策,这才力挽狂澜,让明朝得到了中兴。
可以说,当前弘治朝的中兴,与陆明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对于弘治来说,这陆明远可说是集恩人、严师于一身,故此弘治至今仍以陆明远为师,保持着一份孺慕之心。
然而,正像对待明中信一般,长久的算无遗策,学究天人,功高震主,虽然身在朝野,但在知情的朝臣当中威望日增,终究令得弘治心生忌惮,暗生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