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什么生意呢?
他对家人的说辞是他跟着商队出海,淘一些稀罕玩意儿回来卖。
许多城中的富人,对他们的货特别追捧,做这生意的,也容易发财。
虞大山的爹娘本来还不放心,都知道出海凶险,一个浪打过来,可能就要死一船的人。
但是虞大山却是个主意正的人,那时候他们家徒四壁,实在过不下去了,便生了出去搏一搏的心思,愣是趁着家人不备,给五岁的弟弟留了口信,就这么走了。
等过了几年,虞大山回来了,确实发了财。
他也黑了,瘦了,皮肤变得粗糙,叫他爹娘心疼不已,他解释说是在海上风吹日晒才变成这般模样。
而他掌心纵横交错的伤痕,他却说是给船拉帆磨出来的。
粗绳磨出来的伤痕,可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再者,常年拉帆的话,掌心应该是被磨出茧子来的。
都是干惯粗活的乡民,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些。
但是虞大山确实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还带回来许多钱财,他们家一下子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虞大山的爹娘便没有多问。
徐寡妇就是那时候嫁过来的。
徐寡妇模样好,身段好,家里兄弟要娶亲,她的爹娘就像卖女儿一样把她嫁了过来。
虞大山模样普通,但是对自己的妻子极为疼爱,婆家人待她也不差,徐寡妇便再也没回过娘家。
可是好景不长,成亲一年以后,公婆便开始对徐寡妇滋生不满。
因为她没有子嗣。
徐寡妇没有娘家撑腰,本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反正虞家也有钱,日子过得富足。但成亲一年徐寡妇肚子愣是没动静,虞大山的爹娘便接受不了了。
虞大山不愿意休妻另娶妻,也不愿再找个女人,便另外在村里盖了间屋子,小两口单独住了出来。
而令人诧异的是,虞大山的爹娘竟然就这么接受了这个安排,没有做出丝毫阻拦,甚至在他们搬出来以后,也几乎没有上过门,摆出了完全不干涉的姿态。
夫妻二人始终没有孩子,徐寡妇受尽了村民们的风言风语,愣是咬牙挺了过来。
她不明白为什么她的丈夫忽然间对读书有了兴趣,家里买了很多很多书,平日里他便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