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开封的赵志龙和高杰二人没有给吴应熊任何机会,赵之龙的第二军全部换装了火器,攻城非常犀利,而且开封城地处平原,明军完全可以展开。
赵之龙将大军全部摆开,将开封团团包围,摆上火炮之后,立刻开始对开封城进行猛轰,开封城的城墙虽然坚固,但是也承受不住明军火炮的轰击。
赵之龙一战就使用了上万斤火药,炸开了开封城多出城墙,吴应熊手下的三万守军纷纷投降,吴应熊在明军杀入城中之后,本来想要突围,但是最后走投无路,被明军俘虏了。
接到开封被攻破,长子吴应熊被俘的噩耗之后,吴三桂痛苦不已,他立刻陷入了绝望之中,从当年在辽东个满清作战至今,吴三桂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绝望过,他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
在大明北伐大军面前,吴三桂根本就感受不到一点胜利的喜悦,他的内心此时充满了绝望。
但是吴三桂又不愿意接受现实,他知道军师李昊所言极是,早就应该退守山西,避开明军兵锋,这样才可能取胜。
吴三桂知道这些,但是一旦离开河南,他的大军就失去了根基,很快就会散去,手下的士兵离开了洛阳和开封,他们的家眷怎么办,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
但是如今吴三桂也不得不重新思索对策了,明军兵锋如此凶悍,长子吴银熊兵败被俘,如果他再不做出决定,到时候就要被明军包围在洛阳城了。
看着苦心经营多年的洛阳城,吴三桂内心非常痛苦,如果撤退,手下的士兵很多家眷都在洛阳城,那个时候这些士兵会不会跟随他走,就是走了,这些人的心也没有了。
如果早点退守太原,或许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如今仓促之际,吴三桂也不得不决定了,他下令大军北撤,两万骑兵,两万步卒全部北撤太原,至于家眷全部丢弃。
这个决定立刻在洛阳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吴三桂的手下纷纷拒绝,他们不想舍弃家眷。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知道跟着吴三桂退守太原城了,将来太原也是另外一个洛阳城,明军迟早会杀到太原的。
那个时候他们还能往哪里退?难道北上进入关外不成?所有很多看明白时局的吴三桂手下都暗中萌生了投降的意思。
这些人不想继续打仗了,明军在北伐之前已经明确说到了,出了首恶之外,余下的叛军将士只要投降,一概既往不咎,大明皇帝陛下怜惜身陷北方儿郎们,愿意赏赐给他们和他的家人土地,让他们安心生活。
吴三桂的手下都是北方人,很多人甚至是从当年辽东卫所就一直跟着吴三桂,他们在辽东都打了多年仗,如今南下又过去了五年,这五年也没有消停过。
所以很多老兵都不想再打仗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当年随着吴三桂投降满清,将家眷从辽东迁移到了京城一带,后来吴三桂反了满清,他们的家眷遭殃了。
现在一些老兵在洛阳又安家了,如今吴三桂又要抛弃他们的家眷北撤,这些老兵内心也动摇了,他们不想跟着吴三桂折腾了。
出了这些老兵,很多吴三桂招募的新兵也是如此,他们当年都是流民,这些人在中原遭受了各种苦难,被闯贼叛军祸害过,满清也来过,能活下来的人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