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晚明之我是崇祯> 第214章 洪承畴看诋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 洪承畴看诋报(2 / 3)

洪承畴叹息了一下,这真是天大的嘲讽,也是上苍对他的愚弄,身为贰臣的洪承畴效忠的满清开始衰败,江南的大明又焕发了生机。

叹息了一下之后,洪承畴继续看起了钱谦益的这篇南洋之行的自稿,因为洪承畴对大明占领的南洋也非常好奇,他和很多明朝人一样,都不清楚南洋究竟是什么样子。

大明禁海两百多年了,早年了解南洋的都是永乐年间随着郑和下过南洋的人,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了,如今就是饱学之士,对南洋也不了解,所以就是洪承畴、范景文这些人,都对南洋没有非常准确的概念。

钱谦益在这篇自稿中非常明确地说到了南洋的疆域,他详细地介绍了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等地方。

将婆罗洲比喻为大明五省的疆域,苏门答腊和爪哇的疆域加起来也和婆罗洲差不多。

这个信息就直接震撼到了洪承畴,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些地方竟然如此之大,大明等于在南洋又打下了一个南方的疆域了。

而且令洪承畴更为惊讶的还在后面,钱谦益清晰地描述了这些地方丰盛的物产,气候温和,常年处在夏季,没有严寒,各种物产都有,当地土著少有耕种,大部分都依仗山林里面的野生物产生存。

因为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就处在赤道一带,所以没有寒冬,常年气候温润,物产丰盛。

钱谦益的这篇自稿不仅改变了洪承畴对南洋的认知,就是大明百姓此时也才明白原来南洋竟然是这个样子。

在传统的大明民间思想里面,都被灌输南洋是野蛮荒凉之地,到处都是瘴气和野人,根本就无法生存。

但是钱谦益的这片自稿,让大明百姓彻底认识到了南洋,尤其是钱谦益后面提到的从大明乘船最多半个月就可以达到南洋各地。

这个在空间距离上面的准确消息,更是直观地改变了大明百姓对南洋的地理偏见。

大明的百姓明白南洋原来不是在万里之遥的地方,他们只需要在泉州或者崇明府买上一张船票,经过半个月的航行就可以到达南洋各地。

钱谦益的这篇自稿完全按照大明诋报的要求,全部使用白话文,方便民间普通百姓阅读,同时就是一篇介绍南洋的文章,没有什么儒家经典,就是从各方面介绍南洋。

钱谦益非常清楚大明皇帝想要什么,朱由检是要大明百姓改变传统思维,大胆地走出去寻找财富,而不是被传统的思维想法限制,南洋就是一个例子,民间传统的思维是南洋在万里之遥,荒蛮无法生存。

但是钱谦益的文章直接改变了民间百姓对南洋的认知,在空间距离上面是最大的改变,百姓们认识到南洋其实距离他们非常近,甚至说就在眼皮低下。

而且那里也不是蛮荒之地,南洋物产丰富,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药材、香料、胡椒、琥珀、棉花、锡、铅、银、黄金、铜等物资非常丰富,西方人已经在那里开采了三十多年。

这些消息的传达,让大明民间都沸腾了,一改对南洋偏见,如今很多商贾都开始跃跃欲试,准备下南洋。

看完钱谦益这篇自稿的洪承畴也惊叹不已,他此时也对南洋的富饶也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偏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