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成, 反正家里没啥事儿。”许林一口应下。
“你们可得多叫些人一起进去,如今外边雪又大, 天又冷,保不齐路上不安全。”沈阿嬷细细叮嘱了一遍,虽说村里两个院子离得不算远, 可是还是人多一起出门稳妥些。
如今黑天的快, 两人商量好了以后就利索出门又叫了几个人一同进村里。赶巧不赶早, 他们刚进五叔家,只见五叔正准备点火烧坑试用。
五叔笑道,“可真是巧了, 前些天盘好刚晾干,你们就上门来了,是不是算准了是今天的。”
大伙儿也乐,“可不是正好,咱们总算没白跑一趟,五叔您赶紧试试,能不能用, 到时也教教咱们,咱们回去也弄上一个!”
杨大川以前也没正经见过火炕,只在电视上瞧见过像是大通铺, 下面烧柴的坑床, 如今五叔盘的这个也差不离, 只需偶尔加把柴, 那炕上就能暖很久。
今天来了的人一个个的坐上去试试, 嘿!还真挺舒服的,要是再垫上席子,被褥,估摸晚上睡觉得更美。
“五叔,您要是今儿有空,待会就跟我家去,盘上两个成不?”趁着大伙儿还在坐坑床的兴头上,杨大川赶紧寻到五叔,央求他给自家先盘上。
这个坑床可不是像他自个儿弄的那个木架子,稍微瞅摸两眼,人人都能做,里面的弯弯道道可少不了,盘错了到时耗费砖块柴火不说,就怕烧出毛病,晚上睡觉可不安稳。
“你们不是说学了自个儿回去盘的吗?”五叔诧异,“也不是很难,我多说两遍你们就能上手了。”
“嘿嘿,五叔,您还是帮我弄吧!”杨大川央求道,“您也知道我制块砖胚都不得劲儿,这盘火炕可是太难为我了!”杨大川接着补充,“我家这几日菜蔬长得还不错,到时您上我家带点回来给小侄子贴补贴补?”
五叔吧嗒吧嗒抽着手里的旱烟,想想前两年烧转的时候不论怎么教,杨大川这憨货连块砖胚都制不好,要弄这火炕估摸真是难为他了。再瞧瞧自个儿的小孙孙,这才刚入冬呢,脸色就不大好看,这后边还有两三个月的冬天呢,是得多吃点好的补补。
“成,我待会跟你们一块回去。”五叔想了想问杨大川,“家里还有土砖黄泥不?”
“有,都有!”不说之前修整房子剩下的,打从有盘火炕这念头起他就为今儿给备下材料了,如今盘两三个的材料都是够用的。
五叔摸索这盘火炕了许久,先前又在自家屋里盘好了一个,如今又有现成的材料,他带上家里两儿子并上杨大川,几个人在屋里哐当哐当小半天,堂屋跟他们夫妇房里的火炕就给盘好了。
本来杨大川还想在沈阿嬷房里也弄上一个,但沈阿嬷却说带着孩子睡外边堂屋就行,到时候外边这火坑盘大些,白天一家子能坐着取暖 ,晚上他带着两孩子睡这儿也是正好的。
杨大川想想也是,要不然这通往屋外边的烟道还得弄上一个,的确是麻烦。
这盘好的火炕还需要晾几天,到时烧上小火慢慢烤上一天就差不离了,铺上草席被褥,添两把柴,又暖又安逸,屁股坐上去就再也不想下来。
堂屋的火炕盘的极大,一家子横着睡都是能摆得下的,如今上边舒服的紧儿,乐的家里两孩子一个劲的在坑上打滚,不再嚷嚷着要出去玩。
“五叔,这些您带回去,今儿麻烦您跟梁子两兄弟了了。”杨大川把一小背篓的菜蔬并三斤白米递到了五叔手里,白米不算多,但那一小背篓的菜蔬可是不少的,一家子省着吃,五六天也够了。
五叔眼睛一亮,对杨大川拿出来的这些很满意,嘴里直说,“成,到时要是这火炕有啥毛病你就直接进村里找我。”
有了火炕,待在屋子里还是很舒服的,一家子三个大人加一个小孩舒舒服服的猫起冬来,白日里一家子盘在堂屋的火坑上,架上一张小矮桌,吃饭睡觉玩乐都能在坑上。
“这火炕真不错,睡上去暖和不说,每日烧的干柴都少了不少。”自从家里有了火炕,每日赞一次成了沈阿嬷必说的话,“怪不得北方那么冷,人也能稳稳当当的过下来。”
“我咋听说前些日子村里在五叔那儿学了自个儿回去盘的火炕都不成呢?”芋哥儿今儿抱一簸箕苞米在炕上搓粒,抬头说,“幸亏咱家没有自个儿弄,要不然这会子还得在外边挖黄土废材料呢!”
“五叔有了这手艺,估摸这个冬天家里得好过多了。”有了五叔跟杨大川家火炕的现成例子,大伙儿都知道这是一个好物事儿,再加上自个儿回去弄的又不成,可不就成了五叔家的独门手艺活儿嘛,请他们一家子给自个儿家里盘上炕,多多少少总得拿出粮食来,总不能让人家白忙活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