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说教、没有刻意拔高、没有满篇赞美!
看不懂?
俗气?
看春晚的乐趣是吐槽?
这个先导片真的太特别了,特别到了很多人的心竟然在这一刻都被触动了一下,各行各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个人对春晚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个人对春晚的态度都不相同。
春晚是什么?
从来就不会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就像这段先导片一样。
这个先导片的名字叫,因为前几年春晚的颓势,收视率的下滑,专门放出这个先导片用来减压。
前几年,甚至有人把看春晚比喻成“像口中无牙的老人吃蚕豆”,那感觉,一定特别不爽。
春晚上,一个节目连着一个节目,流水线似地,娱乐大众却总感觉事不关己。
只有在这段短片徐徐展开的几分钟内,观众们才看到了自己,虽然他们大多是“大家来找茬”。
包括央视领导,大多数人对李雯执导春晚有期待,但她其实非常想讲一个问题,她个人的能力,面对这么一个有30多年历史的春晚,没有办法。
这么多年下来,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民俗,想改变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很难。
于是,才有了。
在里面,人们听到了教育性和娱乐化的矛盾,听到了“北方笑话听不懂”的声音,听到了年轻人看春晚就为吐槽的新现象。
明星不再是主角,他们也是观众,老百姓的众声喧哗都被收入其中,充满了年味儿和人情味儿。
众口难调,不如让众人自己上菜。
说句实话,李雯能改变的,也就这个开头了。
其它的节目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很难改变,中外友谊啦,劳动模范啦…
就好比夏树的,这么正的歌,都差点儿被拿下,还是因为有了作为替代之后,才能幸免于难。
这里面还有一个亮点的,那就是夏树和柳月。
他们两人是接连出现的,从整个先导片的结构可以看出,但凡是接连出现的两人,一定具有某种关系。
例如亲子、夫妻…
然而,向他们这种没有结婚的情侣却被如此安排,也可见李雯对他们的重视,否则,离婚了咋办!?
至少,是对他们的爱情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