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的回答得体又有一点嘲讽:“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如何走,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这么做。”
当天的训练营结束之后,乔丹邀请李幸共进晚餐。
李幸本想向他请教一下低位的脚步和后仰跳投,系统的提醒令他打消了想法。
“你不适合学习乔丹的步伐和投篮。”
“为什么?”
“他是外线,你是内线,技术动作的运用动机不一样。”
这个问题,系统提醒过他很多次,李幸也都接受了,只是心有不甘。
如果你有机会学习乔丹的后仰跳投和低位步伐?你会放弃吗?
可是,他不是外线,他是个220公分的巨人。
外线的低位步伐讲究轻快灵便,幅度极大,那是为了避免被对手封盖而刻意为之的大幅度脚步。
同理,如果让内线来使用乔丹的步伐,如果真的能学会,那自然是灵巧无双,没人可以封盖,可是弊端也更大。
两人的体型不一样,乔丹的协调性、球感历史罕见,他可以在那么大的动作幅度中找到手感,李幸这样的巨人则未必。
而且,动作幅度一大,对各关节的损耗也会增加。
尤其是李幸这样的220+的长人。
这是内线低位进攻与外线低位进攻最大的不同。
身材更大的内线不需要做大幅度的动作,只要避开就行,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节奏,用最舒服的方式出手。
纵然遗憾,李幸也只有放弃。
“你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只要不像沙克·奥尼尔那么荒废天赋,未来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乔丹举着红酒:“不过,多伦多可不是成就霸业的好地方。”
李幸笑问:“那么,哪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