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官兵将这个消息层层上报,最终传到了小公爷徐怀远这里。
徐怀远闻言直是大喜。
南京口音,南京口音!
他早已认定是南京镇守太监高洋干儿子高升做的恶事,那么高升能够接触到的人多半是在南京或者南直隶一代活动的。
这些地方的人大多说的是标准的凤阳官话,那安和昌车行的崔掌柜说那伙外地人是南京口音,不正和他的推断吻合吗?
徐怀远在和李知府简单商议一番后便调集了人手,按照崔掌柜所指方向追去。
虽然这个方向只是一个大概,但徐怀远却信心倍增。因为他知道这伙劫匪最终要往南京去,那么别管他们怎么绕都逃不出徐怀远布下的罗网。
眼下水路已断,劫匪能够选择的陆路又很有限,徐怀远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伙劫匪就会现行。
不过宁修倒是有些担心。大明朝有着很严格的路引制度,普通人外出办事超过一百里便得有路引才行。
所谓路引便是一种身份证明,其上写明你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路引上会盖有官府的印信,故而极难作假。
可极难作假并不是说不能作,宁修就曾经通过孙悟范的关系买到过假的路引,并凭借这份假路引扮作一个贩布的行脚商人,把楚汪伦卖到了开封府去。
只要和官府有关系,做一份假路引并不是什么难事。
那伙劫匪既然和白莲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定然神通广大,要想做出一批假路引可谓手到擒来。
有了路引便相当于有了一个假的身份,再行追查起来难度就会大上不少。
宁修甚至怀疑这些劫匪会准备几份不同类型的路引,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逃跑线路随时替换。
他也将自己的担心说与徐怀远听,可徐小公爷却哈哈笑了笑,表示假路引也无法帮助劫匪遁形。因为通往南京的各处要道关卡已经贴满了柚柠雪的画像,只要官兵衙役们一发现与画像上相仿的人就会立刻扣下来。
徐怀远的这招‘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自然狠辣,宁修也不好多说什么,就坡下驴的搭了几句。
不过几天下来追查毫无头绪,那伙劫匪就像断了线的纸鸢似的难觅踪迹。
徐怀远这下坐不住了,冲一众官员大发雷霆,就连李知府都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偏偏这些荆州府的地方官还丝毫发作不得。毕竟人是在荆州地界失踪的,他们难辞其咎。
知府李瑞向徐怀远建议写信给魏国公,让魏国公利用中军都督府大都督的身份调集南直隶卫所官兵协助荆州府的士兵进行搜查。
徐怀远思忖了片刻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